洋的,原来是沾了王爷们身上的贵气,沾光了…”
“哟呵,你小嘴挺能说会道的啊…”
“听说你是韩琦的义子?那老东西走的哪门子狗屎运!”
“散朝后和本王聊聊战事,我跟你说,本王最爱钻研兵法了…”
……
“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听着李现那堆人嘀咕声越来越大,礼部仪官不得已大声提醒,倒是把百官都给吓了一跳。
那礼部官员说完后,猛觉背上冷汗直冒,转头望去,一群白眼向自己飞了过来……
“好了,都说说吧,西夏皇室如何处置?”赵祯开口继续道。
“陛下,微臣认为应当礼遇,以作千金买马骨。”庞籍出班道。
“吕相的意见呢?”
“老臣附议!”
“韩相?”
“臣附议!”
“那就在汴京中找个宅子,安顿下他们吧,封李宁明为安乡侯,每年支银钱五万贯。”
“陛下,臣有事启奏。”判礼部事袁时钟出列道。
“袁爱卿请说。”
“安乡侯想进太学,臣请陛下定夺。”
“这是好事儿啊,有何不可?”赵祯疑道。
“学孔孟之道、圣人大义确实好事儿,可若是安乡侯日后学有所成,参加了科举…”袁时钟继续道,说到这里顿了顿。
赵祯也觉得颇为头疼,要是真的中了科举,莫非还要授官?
吕夷简出列道:“陛下,若安乡侯真的中了科举,也未尝不可,西夏已灭,安乡侯即为宋人,宋人为何不可科举从官?”
“吕相所言极是,可那安乡侯毕竟曾是西夏皇帝,若有不臣之心,届时扰乱朝堂该如何是好?”
韩琦此时出班:“陛下,臣与安乡侯同行,途中多有交谈,臣观此人心向华夏文明,在李元昊几个儿子中,唯独此子平日喜爱诗书经卷,颇为西夏百官不喜。”
“哦?此事当真?”赵祯奇道。
“臣与皇室众人反复验证过,果真如此,此次城头投降,也是安乡侯一力主推的结果,臣附吕相所议。”
“…这倒是个美谈!”赵祯想了片刻,敌国投降的君主,通过科举在大宋为官,还有什么手段的宣传效果比得上这种?
“让他去吧,告诉他若是能中科举,该怎样就怎样,以后就没有西夏什么事儿了,我意设光复的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