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忠诚的。其实。只要他能听从朝廷的命令,有多少忠诚,其实倒也没什么。”
“伯慎,你这话就不对了……”
皇甫嵩没有理会一旁闹腾起来的朱隽,此时他心底多有无奈:话倒是不假,毕竟现在许多人对陛下都没有几分忠心,可某担心的是陛下会听信谗言,做出不好的事情,导致黄巾再次重演啊!
此次封赏,实际上与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有张让等常侍所主导,若是按照他的想法,应是晋升为卫尉才是,而不是区区洛阳令,然后还假惺惺的拿个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人的辽侯来假作弥补!
于此同时,宗正府。
刘焉因讨贼有功,被任命为了宗正。宗正,为九卿之一,可比什么刺史地位高太多了。
“老爷,圣旨已经传下去了。”
“他有何反应?”
“洛阳令大人直接就搬离了驿馆,似是早在城中找好了府宅。”
“哼!”刘焉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冷哼一声道,“果然不出某所料,此人早有谋反之心,不然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在城内有了府邸。”
管家虽然不知有府邸和谋反有什么关系,但听到“谋反”二字,愣是没敢再吭声。
刘焉倒也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只是低声呢喃道:“某一定要找到你谋反的罪证!”
傍晚。
张让回到府上,就得知了公孙度怫然离去的事情,当即就不乐意了:“姓公孙的,你给本常侍等着,待今日风头过了,有你好受的。咱们走着瞧!”
原来朝廷的封赏还没有下来的时候,城内的一应文武虽然也得到了消息,但没人敢先一步接触公孙度,此时封赏既下,不少人都派人送来了贺礼。起先是送到了驿馆,但公孙度已经离开,但公孙度离开的时候动静不小,这些人又寻了过来。
更有不少人是亲自上门,其中便有曹操!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派人道喜,比如说某个方今十岁的正太,对于这个夺了他父亲官位的家伙,就满是不乐意。
“这个什么公孙升济是哪里来的家伙,怎么就成了洛阳令了呢?真是可恶!”
“瑜儿,怎么说话呢?公孙大人可是斩破黄巾,平定叛乱的第一人,岂是你所能污蔑的?”
“可是,他做了洛阳令,父亲你怎么办?”
“哈哈,你个小鬼头心思还真多!不做洛阳令也好,要知道洛阳城内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