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至于粮食的事,也是会从他们村民中挑人前往杨氏县县城搬运回来。对于这些村庄,是直接按人口数量,再定量送来多少粮食,再分发到各户人家及个人。
按刘显的要求标准,一次只能分发给那些村民十天左右的粮食。每人一天三两米粮或别的粗粮,不够,他就自己想办法。在农村,只要想办法,就是野菜草根什么的,也总能弄得到一点吃的。
长远打算,的确不宜一下子分发太多的粮食给他们。刘显就是要让他们时刻都紧张着,随时都有可能断粮,也要让那些村民时刻都记住的名字。
只有这样,那些留下来的读书人才可以继续在那些村庄推行刘显交待的一些计划。
其实,每一个村庄都可以如柳林村这么来干。
在这寒冷的冬天,在没法耕种的其间,发动那些百姓多做一些手工活计。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就干什么,不能让他们闲着。
不管是什么,哪怕用野草腾纺织出来的一些草鞋、草帽、草席、藤筐等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是不值钱,都是一些有用的东西。
另外像衣布、被服等等,这些都是好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跟刘显的刘府商队换取一定的粮食。这样,就能让那些各地各村的百姓调动起积极性。
现在刘显也没多少钱,剩下的一些,留着备用,所以,也只能用粮食来和百姓交换。事实上,百姓也更在乎粮食,因为现在的钱并不值钱。
柳林村的捕鱼方法,并没有流传出来,并且,刘显亦没有要将其流传出去的意思。这种只用简单的工具很简单的就可以弄到大量河鱼方法,刘显觉得还是不要广为流传为妙。但是却可以派一些懂的人到那些沿河的村庄去,捕一些鱼供应给那些村民百姓,代替一般的米粮跟他们交换一些有价值的物资。
这段时间,有价值的物资,正源源不断的往柳林村送。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收集一大批物资,凑够一批可以让刘显用作行商的货物。
如果按单件来计,并不算什么,但是量大的话,那价值就可观了。只是,暂时来说,刘显还没有确定,第一次行商的目的地是哪里。另外,刘显所想的,现在还没有弄出一种可以让他在短时间内大赚一笔的可操作的后世才有的新产品。
刘显在杨氏县钱氏客栈内,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现在有许多东西都没有那样的条件弄出来,或者是还不适合弄出来。
而文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