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把活一干完,杨义先是让百姓休息三天。然后再将几万人马的战场,转移到了城南到粪场。
由于城南归万年县管辖,当杨义带人过来时,距离粪场五里地的地方已经搭好了煮饭的灶台。
只需搭住的地方就行,因这里地处荒芜,搭建棚子的材料应有尽有。
这是万年县县令的特别指示,县丞亲自监督选址建营地,让清理粪场的工人吃好住好。
万年县令为何如此热心?
其实他是受到了长安县令的刺激了,因长安城外清理粪场,他不仅配合得井井有条,还尽量满足杨义的需求。
被杨义上奏好好的夸奖了一通,皇帝一高兴,下令准许长安县令早朝时,入宫听奏。
这是什么意思?
同是上县县令,同是正五品上,为何他能进宫听奏,自己就不能?听奏虽然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议事权,可这是皇帝给的荣誉啊!
万年县令纠结了,问题出在谁身上?长安县身上?不是!长安县令不是五姓出身!
自己身上?也不对,自己可是五姓之一的太原王家。那就只有一个了,问题出在杨义身上!
所以,万年县县令才如此讨好杨义,希望杨义也把他在陛下面前夸一夸,官也同样能升上去。只要清理好这城南之地,一可以标榜政绩,二可以加官晋爵。
因城南的粪场一边是明渠,一边是曲江池,周边开垦的地也比较多,取粪肥的人也比较多。
这个粪场,也没有像城西那边一样泛滥成灾。只是比较臭,没什么人在这边种庄稼和居住而已。
确切的说,杨义买城南粪场,真真的捡到了大便宜。在城南清理了一个多月,才完全清理完成。
虽然城南的粪场较小,但是粪肥、肥土却只比城西的略少些。
清理完了粪场,杨义又安排人将城西、城南属于自己的地,全部翻成耕地。待到春天,就可以种庄稼了。
这样风风火火的干了三个多月,眼看就要到年了。杨义决定,让所有人回家过年,不但全部结清工钱,还每人发五斗米。
杨义就这样利用李世民的钱粮,毫不心疼的做起了阔气大老板!搞得百姓对杨义千恩万谢,甚至下跪磕头。
可杨义不这么认为,他这是给李世民打临时工,自己不过是个包工头。既然打临时工,那得就得有报酬,而且还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
杨义也没替李世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