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的案例分享还在继续。
小眼睛师兄一时间陷入了恍惚之中。
现在上面是南祝仁在讲,我应该想办法给他挑刺、让他出丑,以此杜绝他回江大的可能性,就算是作为项目合作对象回来也不行。
不过,他讲的案例确实非常值得一听
不对,南祝仁有绝对不能回来的理由,现在老师不在,我应该挑起大梁!
可是,这个案例确实是非常少见的那种
不对!新声音、新案例,都是他在社会上的积攒,他又变厉害了!但哪怕是这样,一直在课题组的我肯定也能找出漏洞!
但是,他的干预方案好像真的、真的、很合适
台上,南祝仁所展示的是这半个月来咨询的一个新的来访者。
没有达到病症的层次,大概够到心理异常这个级别,不算严重。对方已经有了两次的咨询记录,主要内容是情绪安抚、压力舒缓、搭配一点点的信念矫正。
就来访者角度而言,这个案例的问题恰好可能是非专业的学生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就咨询师角度而言,这个案例又恰好是专业学生可以学习、上手的程度。
拿到这种场合来做案例分享是再适合不过了。
听讲座的学生开始议论纷纷。
“感觉这个南老师好厉害的样子,明明看着和我们还是同龄人”
“心理咨询师唉,好厉害的。”
“光是听他的声音就好满足的,感觉好像都不饿了”
“不不,我是更饿了吸溜!”
于翁娉婷那种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的宏观命题比起来,南祝仁的案例分享门槛更低、趣味性也更足。
因此更能吸引人。
小眼睛师兄听着周围的声音,只觉得恍若昨日再现。一年前,南祝仁还在课题组里面的时候,这种场景经常出现。
不对,现在的情况,比之当初似乎还要更加夸张了!
台下,小眼睛忍不住一阵恍惚。
台上,南祝仁已经切到了ppt的最后一页。
“以上便是我分享的案例。如果大家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可以讲座后来找我们继续交流,这里附上我们言诺心理咨询中心的wei信公众号,翁娉婷老师的邮箱,以及我的wei信”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手机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猫的大木屋 作品《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第47章 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