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王离和李信两人身上。
王离年轻有为,但实战经验稍显不足,可能在对抗冒顿时略显稚嫩;而李信则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智谋过人,考虑周全。
让李信镇守北方,对抗匈奴,不失为明智之举。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转眼间一个月过去。
御书房内,叶轩亲手撰写了两道圣旨,一道交给李信,一道送往遥远的长城,期待着新的部署能够改变北方的局势。
他的眼神深邃,心中暗藏的决心和策略,犹如暗夜中的星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在李信的府邸内,一道圣旨犹如雷霆般落下,宣告着新的使命。
“蒙恬将军退居,由你李信接替,守护边疆,抵御匈奴,不容有误。”
传旨的太监以沙哑的嗓音宣读,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李信手捧圣旨,神色凝重,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以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将在项燕的阴影下停滞,却未料到会有此重大转折。
叶轩的慧眼识珠,让他有机会洗刷过去的耻辱,清除心中的阴霾。
这份信任和帮助,如同山岳般沉重,也让他燃起了无比的决心。
“丞相的厚爱,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守护这数十万铁骑,扞卫大秦的边疆,不让匈奴有机可乘。”
李信内心激昂,誓言在胸中回荡,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决定先向叶轩请示,毕竟长城守卫非同小可。
“丞相,尽管我曾南征北战,但对于长城的驻守和匈奴的应对,我还是有些忐忑。”
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询问战术策略。
叶轩正专注地教诲小团子治国理政的道理,用隋朝因暴政而衰亡的故事阐述治国如树,根基稳固则枝繁叶茂。
听到李信的问题,他缓缓说道:“匈奴的威胁,需你灵活应变。
防守固然是基础,但适时的反击更为关键。
你需要等待时机,主动出击。”
李信听后,豁然开朗,深深鞠躬致意。
“末将明白,定不让匈奴成为大秦的祸患。”
他的话语坚定,充满决心。
皇宫大殿内,小皇帝荣禄和玉漱端坐其上,面对朝臣们的议论,玉漱平静地回应:“此事我已做决策,李信将军已领兵前往长城防务,而王离与李信将军则继续追剿六国余孽。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广大大 作品《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第148章 叶轩统揽全局,调李信戍守边疆,蒙恬回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