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岳翻开一看,内容是当今流传的淮南子内容。
淮南子后面是刘安死后,刘盆子祖先记载的“野史”。刘安喜好读书,流誉天下。研究出内功也不私藏,而是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功法传于门客部曲。
汉武削减淮南国国土,刘安虽有怨气,却没有动兵,甚至上书劝说朝廷不要千里行军远征,先顾及民生,以免天下大乱。如果真正想谋反,应该是希望汉武穷兵黩武,天下越乱越好。
史书与野史所记,似乎相差甚大。
“历史的厚重啊”
梁岳兴致缺缺,斯人已逝五百年,早已成过眼云烟,刘安当时怀着什么样的遗憾,已经不重要了。
后面则是刘盆子记载的福地之所。
此地位于江南,相传古越国原是吴国附庸,勾践之父、越侯允常途经十里桃花之地,泛舟游水时,被一只大蛇吞下。
五日后从山洞出来,得知原来大蛇是山洞;出来之后,允常力大如牛,勇猛过人,一番征战,脱离吴国掌控,始称越王。
这福地便为越王蛇吞境。
“你们最后找到了吗?”梁岳放下竹简,线索太少了,不过好在明确是三吴之地。
“并没有。”
“原来如此,你想要什么?”梁岳收起竹简。
“小人别无所求,愿寻一地,带家人安心住下。”
“好,赠你一座房屋,六十亩田地,三百贯钱。”
“多谢庄主!”
刘山感激不尽,终于稳定下来了。
刘山至此带着家人安居下来。
往后时日,梁岳一边打听福地所在,一边潜心炼丹。
偶尔售卖治病丹药,声名渐渐传播到其他郡。
这一日。
天色正好,柳庄田园,粮食涨势良好,筒车不断转动,运送水流灌溉田地。
农民养着鸡鸭、蔬菜、还有一些人加入柳庄的豆腐、酿醋、腌菜、一系列工坊。
目前容纳流民超过两千余人,共六百户,其中一半皆是壮年男子。
毕竟是乱世,体弱年老基本死在路上了。
梁岳身边站着鲍乾和萧明,两人汇报了妻子生孩子的喜讯。
“求庄主赐名!”
梁岳略微思索,道:“鲍启之,萧泽之。”
“多谢庄主赐名!”两人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