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上都存在镇守兵马太少的现象。
若不是如此,东征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到这个地步。
东征军的三位将军没有停下来的打算,他们依旧在积极备战。
不过,与长水城一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展开的。
海波尚将白鲸镇分兵十万驻守长水城周边之后,东征军面临的阻碍显得有点大,海波尚分兵是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也许这件事情不能让他挽回败局,但却能最大限度的延缓他的失败。
兵多,只需固守,就很难被攻破,这对于领兵打仗来讲,可以说是个固有的基础规律。如今长水城驻守了十万水贼,只要分配得当,城池就不易被攻取。
更何况,仅仅是从表面上来看,对方十万大军,如果东征军的兵马数量过少,都不敢应战。寡不敌众的亏,东征军也曾经吃过,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想要因为士兵数量的问题在战争中吃大亏。
况且,李典等人在东域征兵的数目达到三十几万,没有必要用少量的兵马去应对长水城!此时的东征军,对于长水城所报的信念是,一战击溃,绝不墨迹。
可是,需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就要有充足的准备!
如今招募到的那些新兵还在训练,因为他们在战斗经验方面的欠缺,李典等人都不敢轻易让他们投入战斗。每一个战士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送死的事情,绝不能轻易去做。因此,这注定了,东征军将会准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备战长水城。
这段时间,要么是半个月,要么是一个月。
因此,战争表面上是暂时停了下来,而暗地里,双方兵马都很紧张。
在领海镇失守之后,海波尚似乎也意识到了他的错误,看清楚了眼前的局势,他不再自暴自弃,而是拼命操练兵马,随时等待东征军的到来。
不过,此时的海波尚态度有点消极,可能是因为海里家族的叛变,夺取整个桑蚕岛的政权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太大,造成了他有点胆怯,他竟然忘记了自己可以主动反击东征军,而是按兵不动地守着。
如此一来,就给东征军的备战创造了条件。
此时的东域,大片面积一片欣欣向荣,东域那些城池被解放之后,罗不凡的政策也跟着到了,军民友好相处,百姓们的居住和生活问题,也都由守城将军领兵好好打理,尽量做到公平合理,资源统一分配似乎成了东域战时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