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罗善的末路
一个月内,罗不凡仅仅用了两个小计策,就消灭卓凌然三万士兵。卓凌然在他面前,充分展现了战争白痴的特点。当然,即便不是战争白痴,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讨到便宜。首先,崇关城池坚固,本就易守难攻,如果只是简单的攻守,攻城士兵至少五倍于城上数量,才有可能取胜,更何况罗不凡使用了计谋。
并且,这两个小计谋有一个共同特点,秉承了孙子兵法“出其不意”的交战核心。在敌军毫不知情的状态下,突然动用机关,大量消耗兵力,这无论对谁来讲,都是难以阻挡的。
而真正阻挡卓凌然大军攻击的,并不是这计谋本身,而是计谋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在卓凌然遭遇第一场陷兵之计的时候,他就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不敢让自己的士兵再轻易靠近崇关。终于,经过半个月的挣扎之后,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让士兵们探查崇关的情况,发起攻城。没想到又一次惨败。
连续失败让卓凌然几乎失去了信心,造成他不敢在崇关多用一兵一卒。不得不说,卓凌然在领兵打仗方面,缺少一个统帅所该有的血性。他感觉罗不凡是个难以应对的敌手,崇关就像一座巍峨、无法征服的泰山北斗立在他面前,让他仰之弥高。他想要报仇,然而,自己心里清楚,士兵们连崇关的城楼都上不去,又该怎么报仇。
在纠结了许久之后,卓凌然下了一个结论:“崇关易守难攻,罗不凡诡计多端,现在不是拿下崇关的时候。等攻下柴桑城,再来取崇关不迟!”
卓凌然连自己的仇都不报了,却想着为郑东林报仇。
其实,先取柴桑,再攻崇关,卓凌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这涉及到他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武林副盟主!
武林的中心不在陵城,不在东南域,更不在崇关,而是在柴桑。兵临柴桑,他正好可以借助副盟主的盟主令调动武林豪杰为自己一战,取了柴桑城后,他再带着武功高强的豪杰们转攻崇关,崇关这个大关,在他面前也就相当于一个狗屁都不是的小小关隘了。
这是一个想法很好,可行性似乎极强的计划,也是卓凌然的妥协。不妥协也没办法,因为他无法对崇关造成任何伤害,强行出兵攻打,非但收不到效果,反而会折损兵马。为今之计,只有等,等待召唤出武林豪杰,他可通力一战!
这成了他想要战胜罗不凡的一张底牌。
在崇关纠结了一月有余之后,卓凌然终于退兵了。临走的时候,由于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