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一点,不得不提再提一下东洛城的地理位置。东洛城距离柴桑城实在太近了,尤其是距离主城门和东门,几乎距离相同。
因此,东洛城就像是被一双巨大的老鹰翅膀保护的小鹰一般,活在柴桑城的羽翼之下。在这种情况下,郑东林还敢出兵,全军都认为他是个有胆略的将领。如此,他的形象瞬间在士兵们的眼中放大。
然而,众人都没有看到把兵马驻扎在东洛城的风险,非但无视这种风险,还大肆的夸耀和赞扬郑东林,让郑东林更加得意,直至得意忘形。接下来的几天,郑东林走在路上都会不由自主的抬起胸膛,完全没有一点害臊的意思。
日子不浅不淡的过了七天,这些天郑东林向龙长生调遣五千士兵,将兵马补足万余。然后再度催促三军主将向柴桑城进攻。他还提出了一个看似极其具有可行性的计划,那就是以东洛城为依托,集中兵力,向柴桑东城门进攻。这计谋,不得不说也是拜陆舒念所赐。但是,没有人知道陆舒念是个半吊子水平,他所出计谋本来不算太差,但因为考虑的不全面,会将全军都葬送在无边的地狱。
陆舒念只考虑到进攻计划,没有想到退兵的后果,更没有想东洛城的尴尬地理位置。
反正他在短期内让郑东林尝到了甜头,郑东林真把他当成了智囊,就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将龙长生、张勇和墨浅三方兵马都合到一处,全力进攻东城门的飞鹰军。
他笃定,进攻飞鹰军的时候,西城门的龙虎军和正门的邓家军一定来不及救援,他们可以顺利击破飞鹰军,进入柴桑城。就算还不能进城,至少能先消灭掉飞鹰军,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来个逐个击破,顺着逆时针方向,一鼓作气,攻下主城门和西城门,大计可成。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郑东林忽略了双方士兵的实力,注定他不可能成功。
攻城开始了,这次他令龙长生为攻城先锋,张勇驻守中军,见龙长生小胜之后,立刻随之进攻,墨浅依旧作为后军,暗放冷箭。郑东林没有到东门去,他就坐镇在东洛城,随时准备支援东门和主门,只要东门被攻破,三军前往主门,就是他郑东林增兵的时候。
可他不知道,他看不到自己增兵的那一刻了!
龙长生在进攻之初,的确取得了一些战果,飞鹰军似乎变得很懦弱,不断后退,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斩杀数百人,张勇见状,连忙挥兵上前,随龙长生厮杀。墨浅的士兵见状着急了,纷纷请战,墨浅只好让他们前进,近距离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