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就丢大人了。
但可惜的是,曹元全速追到五山关,刚巧看到送信的士兵驱马进城:“完了,还是没能拦住他!这下不知道黄拓将军作何反应!”
曹元见截不回信件,只能讪讪的驱兵会武陵城,那送信的士兵不久之后也出了五山关,走在曹元后面回武陵,只是,他不知道曹元曾经驱马追赶他。
黄拓见刘琦派人送来信件,内心狂喜不已:“哈哈哈哈,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还是刘琦靠谱!刘琦这么快就送来书信回复,看来是要借兵给我五山关!五山关虽小,但如果有武陵城兵马的帮助,并不容易被攻破!”
此时,黄拓可以说是心怀鬼胎,他已经上书朝廷,将自己调离五山关。明面上他还是五山关的主将,实际上陈阳已经批了他的奏折,不日之后,就会将他从五山关调到元城关!此举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只是,圣意还没有传下来,黄拓现在哪里也去不了,只能暂时守在五山关。他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拖到圣旨下来而五山关不破。
黄拓得意的打开来自刘琦的书信,片刻之后,他一双略有点浑浊的眸子,吃惊的盯着书信上面的内容。稍倾,破口大骂起来:“好你个刘琦,不借兵就不借兵,反倒向我借兵来了!混账,什么狗屁近邻,简直就是无耻,落井下石,强盗!”
黄拓骂了一通,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他再次拿出了刘琦的书信:“这个刘琦,不像是哭穷。如今武陵城被郑军兵临城下,也是岌岌可危,若没有援兵前去,不久武陵城恐怕也守不住了!呵呵,刘琦,你活该!”
黄拓并没有同情刘琦,看到刘琦窘困,他内心反而一阵畅然。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人跟自己做伴了,遭遇困境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他找到了心灵上的极大平衡感:“哼,刘琦,我向你借兵,你却向我借兵,荒唐至极,既然如此,那谁也不用借给谁兵!谁能活下来,就靠自己的本事吧!”
黄拓心存侥幸,因为他还向元城关借兵了,元城关并无战事困扰,兵马闲置,很有可能会借给他。
“哼,我黄拓并非无能战将,只是这五山小关发挥不出我的实力!此关位置不佳,景况不妙,就算是庆朝第一勇猛的大将也镇守不了!若我黄拓能脱离此关,日后必然依托一方城池,为天恩皇帝立下汗马功劳!”
随即不久,黄拓又接到一封书信,是来自元城关的。这次,黄拓的念头彻底打消了,元城关在书信中明确表示兵强马壮,但就是不借兵,书信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