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粮票略大,据说抽起来劲道十足。
“很久以前,西域有个强大的汗国——喀喇汗王朝。开始时,汗国采用双王制,分东西两支,东支都府设在八拉沙衮,西支都府在怛逻斯,后来迁移喀什格尔。西支的始祖为沙图克布各拉汗,是他信仰了伊斯兰教,并在绿洲进行了广泛的推广,我就是这个被称之‘阿西拉夫家族’的后裔```````````”
阿不都把家族史娓娓道来,从第一代汗王到第二代汗王,‘阿西拉夫家族’年年岁岁之要事他都亲身经历过似的,如数家珍。他不急不燥,不紧不慢地叙述,却因过于恭敬而彰显严肃。看得出,家族巨史,就是他心头背负的淘江瀚海,一旦找到能释放的闸口,便一泻千里。
接下来几天,两人在白昼无言行进,夜晚就在阿不都讲叙的漫长家庭族史中度过。第七夜,阿不都做完礼拜,弹奏了几曲古老的民歌后,进到毡房,又接昨夜开始讲叙家族的一段历史。
“回历五二九年,西辽耶律大石灭喀喇汗朝西支。次年三月,率七万余骑摧毁了塔里木盆地伊斯兰势力。信仰佛教的西辽主体民族契丹人,完全禁止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并大肆筑建佛塔,企图使臣服于他的民族佛教化。汗朝被灭后,我的先祖带着部分臣民和宝藏迁居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些绿洲上,将文籍珍宝分地埋葬,以防被入侵者吞没。后来,干戈又起,汗朝被异族同化,喀喇汗朝的后裔们却一代代把先辈们的遗令继承下来,并立志要找回阿西拉夫家族昔ri的风采。不仅我,我儿子塔西,自幼就要接受各种家族知识、古西域各种语言训练,如同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阿不都讲完阿西拉夫家族的前段历史,手中的一支莫合烟也快燃尽。他扔掉烟蒂,站起身,走到木笼前,打开笼锁:“既已听完,你也可以出来了。我们进大漠有数百里,回头的念想就打消吧。”
沈秋楠抱坐在木笼,陷入沉思。他想起小罗布淖尔旁,雅丹群中被废弃的城址、埋藏大量古文书的古墓,那难道是喀喇汗朝最后的见证?还有那些残断的佛塔,也难道是契丹人入侵塔里木的见证?可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扭转不了它。而眼前这个自称要找回阿西拉夫家族昔ri风采的人,当他真正面对那片断垣残壁、荒芜凄凉的遗迹时,他该作何种感想,是沉默、悲伤、还是绝望?他心中流淌的先祖训誓是膨胀,还是将泯灭?
沈秋楠无力靠在笼柱上,他不忍多看阿不都一眼,也不愿再思索下去,ri后那一幕,似乎隐约飘忽在眼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