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不行,我现在手头被一件事困扰,焦头烂额的,没有心情回答你,你先回吧。”
严文龙点点头,站起身,准备离开。在门口时,他停下脚步,问道:“陈总,您的那个困扰,和那个内部悬赏有关吧!”
他表情认真,说道:“我是一个外人,但是我也想拿到那笔悬赏,不知道您的这个机会对我开放吗?”
看着陈纪恒犹豫的表情,严文龙进一步趁热打铁:“我喜欢商业,在业余时间不停思考关于商业的很多案例,思考自己如果面对这些问题,会采用怎样的商业策略。所以,您”
“可以,我的这个悬赏,你也可以参与进来”陈纪恒打断了他。
严文龙理了一下思绪,把之前在内部通知里看到的信息复述了一遍。
陈纪恒的同益公司是一家园林公司,长期以来在市政园林领域独占鳌头。但最近一年来,同益公司面临了激烈的竞争,一家名叫科尼园林的小型企业快速崛起,对同益公司实施了价格战。
科尼园林以低于同益百分之三十的价格进行投标和报价,在多个城市的市政部门采购中击败同益,夺得大量订单。
虽然同益公司的产品质量较好,园林苗木更为优质,但在巨大的价格冲击面前,它们节节败退,几乎丢掉了一半的市政项目订单,导致公司出现经营困难。
而两天后,太港市市政的一个大型项目就要开标,以目前的价格对比,同益公司凶多吉少,很有可能丢掉这个来自根据地的价值1.5亿元的大单。
陈纪恒说道:“这就是我愁眉不展的原因。科尼园林,就是在赔本赚吆喝,他们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后期肯定会出问题。但客户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价格上频频对我们施压。”
陈纪恒想过和科尼打价格战,互相降价,比拼谁能撑得住。但他不甘心这么做,这种方式会极大的降低自己公司的利润。做生意没有利润,就不能持久。
而且在他看来,价格一旦拉下去了,再想抬起来,将会难上加难。正面打价格战,无疑是慢性自杀。
严文龙明白,陈纪恒心中很矛盾。如果不打价格战,在一次次的冲击之下,同益的客户全部被对手占领,以园林行业的退出壁垒以及购买周期,他们公司不一定能熬到下一轮采购。不打,只会面临快速死亡。
当然,陈纪恒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降低产品质量,严格控制成本。以总成本领先的战略,和科尼公司长期对抗,直到拖垮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