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凤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她接着讲了下去:“待战事平定,师祖便装折回城中,欲找回司徒断云的尸身,却无结果。据说当时死在他手上的官兵过多,众人为泻奋,没留下全尸。又打听吴王的下落,得知在吴王被俘当天,上边的军官因邀功心切,便连夜由水路将吴王押赴金陵。师祖一路上跟踪,打算找机会下手。可那十名高手将吴王看的死死的,后脚跟前脚,寸步不离,再加上吴王的身份非比寻常,为防止其心腹之人实施援救,在押送的船只上设有重兵把守,前后左右皆有战舰护航。单只是那十名高手就已非一般等闲之辈,又有如此铁桶般的部署,师祖想救人当真谈何容易。况且行的是水路,就算侥幸救下,若要脱身除非变成鱼或是能上天的飞禽,否则想要逃出升天必定困难之极。”
“吴王被押解到金陵后,太祖将他监禁于中书省。太祖打败了吴王,天下间已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于是起了登极称帝之心,金陵便是当时拟好的定都之所。为了在太祖登极大典那天不出岔子,城中的守卫较平时分外严密,对于过往人口的排查尤其谨慎。别说王府行宫、布政衙门,就连平时冷僻少人的穷街小巷,也是白天黑夜来往巡查不断。甚至那些无人看管的野猫野狗都差不多被消除干净,为的是怕它们于太祖祭天途中横里窜出,嘲吠当今天子。”
“师祖见城门处盘查似铁板般无缝插针,心知身带宝剑太过招摇,于是先将青霜剑藏于城外,夜晚用飞索攀上城墙,混入金陵城中。见城中情景,师祖深感一人之力太过渺小。正当徘徊忧虑之际,却遇到了之前因不愿搅入争端,而向吴王辞行离去的其中一名高手。原来这人得知吴王落难身陷囵囫,念当初结义之情,打算挺身相救。还聚集了一些于离乱中失散的旧部,他们跟随吴王出生入死、戎马半生,吴王待他们亲如兄弟,为报知遇之恩,皆不愿苟且偷生,能救则已,救不得也甘心尽忠全义,抱必死绝心。师祖心下大慰,毕竟这世上并非全是不忠不义之人。重情重义、肝胆相照的英雄好汉还是不在少数。”
“这些人中,师祖与那名高手的武功最好,于是众人商定由他们二人先行探路,找出吴王的确切位置,以便安排好突击及撤退时的路线。待计划周详,众人分为两组,一组于接近三更之时潜入中书省实施营救,另一组负责接应掩护。师祖同那名高手当然是在前一组,他们事先对线路进行过踩点,进去后神不知鬼不觉、很顺利就摸到了地方。刚行到监禁吴王那座阁楼下,从楼里突然传出来一阵喝骂之声,并夹带着掀桌倒椅、杯盘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