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尼姑点点头,口中念道:“这就是了,定是她们无疑了。”
夏红叶知道老尼姑口中的“她们”指的是谁,但却不知道“她们”现在是谁,他问:“她们是谁?”他并没有指望老尼姑会回答这个问题,老尼姑如果说他就听,不说他就走。
“她们是本寺的大施主,老尼闻得她们今日要来,所以特意到山上去采了这些。”老尼姑把头朝身后的竹篓倾了倾,随随便便就说了出来。这好像并不是秘密,但她说的这些对于夏红叶却半点用都没有。
夏红叶也朝她竹篓里看了看,问道:“是些什么?”
老尼姑道:“说来不值一提,都是些本地的山产,准备做成素斋招待人的。”
夏红叶道:“哦,大师如此辛劳,亲自上山去采,这些东西定是非常珍贵,吃后想必会有什么功效。”
老尼姑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功效,只是能活血益气,滋补养神,妇人吃了后有助生产。”
夏红叶脑中一惊,道:“生产?”
老尼姑道:“施主,说起这山产,还有个说法。”
夏红叶道:“大师请讲。”他脑中忽闪过一个奇异的想法:白清凤难道要生孩子?这孩子是谁的?难道难道他不敢想。
老尼姑道:“相传在宋朝的时候,本地有个姓陈的好人,一生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品德谦逊、从不奸诈,人们都非常尊敬他。只是他的妻子一直没有生育,遍求良方,却不见半点成效。偏偏陈公是又个性情中人,对妻子始终如一,不肯娶小纳妾,故尔膝下一直没个一男半女。一日观音大士化作一苦行僧,云游至止,有感于陈公之品德,认为如此好人不该无子。于是劝陈公及其家属,平日烧香拜佛,又亲口传授经文,让陈公于每月的初一、十五,斋戒沐浴、虔心诵读,临行时菩萨嘱咐他说:‘只要诚心向佛,时日到了自会如愿得子。’陈公果真按菩萨教导,其意甚是诚恳。之后大约过去半年,一晚陈公刚刚睡着,就做了一梦,梦中又见到了那个苦行僧,苦行僧让他第二天于大东岩山山顶的千佛塔下耐心等候。陈公上山后,在山顶足足等候了十五天,其间于佛事依然没有半分懈怠,菩萨有感其诚,终于乘彩云、驾祥光灿灿而来,于空中洒下甘露。甘露落下的地方,长出一些之前从没见过、颜色各异的奇花瑶草来。菩萨告诉他好好培育,待一年后草熟花谢,采回去给妻子食用即可如愿得子。一年后陈公的妻子果真就有了身孕,陈公有感于菩萨恩典,就将此草命名为‘送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