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李世民。
这次李靖带领十万大军支援,麾下不少闻名后世的勇猛干将,但属于秦王府势力的,却只有秦琼一人。
“只调来一个秦琼”
不是李元吉挂帅,其实有没有秦王府将领已经没关系,毕竟李靖不可能帮李建成做这种事情。但问题是,此时单独秦琼被调来,是什么意思?
米小侠记得,历史中的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是尉迟恭,不但杀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还用李建成和李元吉退了太子府的兵马。
但和尉迟恭并列的秦琼,却没有出现在玄武门,甚至根本没有参与这次事件。也是因此,李世民后来修建凌烟阁,排二十四功臣,秦琼居末。
此时秦琼调出长安,是不是玄武门之变要发生的前兆?
“该来的总会来!”
早些晚些已经没关系,米小侠另有计划,而且已经准备妥当,安心等待就是。
接下来军中,李靖到后便接管了帅印,李秀宁作为公主也不得不屈居次席。对于这个安排,倒是没人不服,毕竟他是李靖!
防守比进攻容易,况且又有长城作为依靠。此时大唐十二万大军,对面突厥十万大军已经不成威胁。
也许突厥自知希望渺茫,自从大军到后,再也没有发起进攻,甚至连平时的骚扰都省了。
但奇怪的是,明明已经没有机会,突厥大军却并没有撤离。要知道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也耗费巨大,他们这是在干耗什么?
另一方面,李靖为帅,手下猛将云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作为,每天只是命令严守长城。
按照李靖的说法,突厥粮草匮乏,只要过段时间,必定不战而退。
“不战而屈人之兵?”
米小侠不禁笑笑,这个理由虽然充分,但在他看来,这位李元帅分明是故意拖延时间。
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到水火不容的程度,最后的决斗就在眼前,但谁胜谁负实在难料。如果想要明哲保身,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中立。
李靖驻军在这两界山,看似是抵御突厥侵袭,实际上是故意躲开长安城中的是非。
米小侠能够理解李靖,但他疑惑的是,突厥怎么也这么配合,将大唐十二万大军拖在这里?
呜呜呜!
风平浪静,一直过了一个多月,这天晚上忽然响起沉重的号角声,突厥趁夜偷袭!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