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和铁制品的具体生产,具体权力也掌握在袁逢的手里。
所以得知袁树想要以“一心会”的名义办设一个钢铁企业,从采矿到生产搞一个一条龙服务,他觉得还挺有意思。
当然他觉得有兴趣的点不在于搞钢铁生产,而是在于袁树拉起来的这个名为一心会的组织。
组织纲领什么的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这个组织的成型。
这个组织正式存在了,还有一千多会员,大家都是因为相信、践行了袁树的致良知之学从而被纳入了一心会,成为了一个组织。
袁树在这个组织里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他是核心领导,并且掌控组织的话语权和对外宣传的渠道。
这个组织当下来看或许只是一个准学术组织,所有局外人都是这样看待的。
他们看出了袁树想要发扬光大致良知的学问,所以才拉起来了这么一个组织。
未来,袁树也会朝着一代宗师的方向发展,扩张自己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样做的人并不少,当今天下收徒的古文经师不知凡几,弟子从上万到数百的数不胜数,大家都在这条赛道上卷。
但是内卷的家伙们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一个个半截身子入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一命呜呼。
而袁树,满打满算虚岁十二,根本就是一个童子,却在这样的年龄已经走上了旁人四五十岁才能走上的道路。
等于他比大部分内卷的家伙都少走了三十多年弯路。
关键他还走成功了,还有了一千多信徒愿意跟着他一起走。
这些人因为他的出身、学识,直接忽略了他的年岁,跟着他一起走上了这条未知之路。
诚然,袁逢认为袁树能拉起来这个组织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出身,是因为袁氏家族好几代人的积累,但是同样作为袁氏家族的嫡子,他那长子袁基怎么就办不到呢?
其他那些可以和袁氏家族掰手腕的阀阅家族怎么就没有如此优秀的族人出现呢?
你们有本事也在十二岁的时候拉起一个一千人的学派组织啊!
哼!
还得是我儿子!
袁逢为此升起了浓浓的自豪、满足感,觉得脸上有光,倍儿有面子!
于是他乐呵呵地给袁树回信,问他是想在京兆地区搞这个钢铁企业,还是想在右扶风搞这个企业。
要是想在京兆搞,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