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哥最有意思的事,可能是96年到98年担任蓉城科幻世界的编辑和主编,因此和写科幻的大刘有不错的交往,银河奖(中国科幻的最高奖)以及一些小说影视化的座谈会上常常有他。
听说余切的遭遇后,阿莱告诉他,凭借胸口的“参会证”试试去图书馆,也许能借到书,因为前些年一些作家在川省图书馆开过研讨会。
人家认这个“参会证”。
这次研讨会为期两星期,研讨会结束后,还会发放一种“出席证明”或者是“会议条子”,这是一种标志性的纪念品或凭证,证明某人曾参加过活动。
该证明在作家中也被视为荣誉,展示了他们的参与情况,尤其是研讨会过程中,诞生了某某后世知名的大作家,或是某某雄文,也能成为一种资历。
阿莱说,“希望十数年后,我们这里能出一个大作家。”
余切表示,“借你吉言。”
从阿莱那里,余切知道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战争”,不一定要特指南方与邻国存在的边境冲突。只是,主办方希望产出有关于战争主题的文章。
在此之前,作为一个作者,首先要了解战争方面的经典文学,有关于边境冲突的资料和纪实文学当然也要阅览,余切得先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是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还是小说创作,亦或是yy爽文?
中国特种超人大战越南会说话的树?
最后一滴血?
他还没形成主意。
其实,这对他也是有益的,脱颖而出的作品可以直接登上红岩和其他相关杂志,有才华的作者可以在这种平台迅速打开名声。
红岩杂志的编辑对他天若有情的结局不满,也许因为他不够了解现在文学这一时期的流行方向和尺度把握,要了解这些,没有比战争文学更为合适的了。
没有和阿莱多聊,余切当天下午直接去川省图书馆,这次成功进去了,得知是要查阅有关于战争方面的资料,工作人员为他开了绿灯,尽情挑选。
余切在这里呆到晚上闭馆。
文学上,常常有一种“厚古薄今”的趋势,即旧人的,比新人的要好。
然而,余切不这么觉得。
单论讲故事,后人并不比前人差。
如30年代开始写作的战争和人,该文获得茅盾文学奖:
“大地在炮火中颤抖,空中的浓烟遮住了太阳。敌人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