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又被柳玉梅放了下来,说道:“茶是真的凉了。”
刘姨安慰道:“火候已经起来了,估摸着,也快开滚了。”
“咱家小远也是有意思,走江也有一段时日了,却依旧名声不显,弄得别人还以为咱家,依旧是我这孤儿寡母撑着场面。”
刘姨:“这也确实,阿力当初走江时,动静波澜,确实比这会儿大多了。”
“所以阿力走江失败了。”
“那就是小远行事,比阿力低调多了。”
柳玉梅摇摇头:“小远这孩子,可比阿力高调多了。”
“老太太,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接您的话了,您行行好,给我点拨点拨?”
“小远每次都早早提前去,又早早提前回,浪滔还没起势时,他就给它抽平顺了,这走江走得,跟出差上班似的。
哎呀,这脑瓜子好的人,还真是干什么事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再有一条,还记得当初在山城那场席面上么,我没教过他,他却秦柳两家的门礼都会,想来以前也没少用过。
这用了这么多次,江湖上却依旧没什么传闻,阿力前些日子在外面跑动,也没听到什么消息。
只能说明一件事:
别人是把自家门楣当行走江湖时的身份牌位,用以换取便利和资源。
这小子,怕是把‘秦柳两家走江传人’,当黑白无常勾魂时的自我介绍了。”
刘姨起初没听懂,细品之下才得以明悟。
意思是:小远确实没隐藏身份,但每次自报门楣后,都会把知道其身份的人或邪祟,给干净处理掉。
你次次不留活口,谁给你通风报信,江湖上又哪里来的你的传说故事?
其实倒是有俩活口,就是上次气势汹汹地从门口走过的那俩官将首。
可一来他们是真被吓到了,二来自家孩子留在这儿等着机缘,回到老家庙里,对这件事自是守口如瓶,打死也不往外说。
柳玉梅喃喃道:“这样也挺好,闷声发大财。”
刘姨脸上一阵哭笑不得,老太太您可是偏心偏到骨子里去了,连闷声发大财这种形容都愿意往自家头顶上扣。
古往今来,谁家龙王家走的是这种画风?
刘姨:“那就可以期待,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
柳玉梅点头:“等纸真的包不住火时,整个江面上,都会因此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