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床上躺着一个女人,她已经死了。
周庸抓着妻子的手,哭得十分伤心。
哭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捶地,他开始谩骂,大体内容就是,为什么人生、命运,要如此对待自己,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残忍。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我能让你们一家人,重新团聚。”
说话的人并不在屋内,而是在屋外,他是借用窗户传递的声音。
让李追远感到诧异的是,这语调口吻,似曾相识,不,应该是很亲密,仿佛就是自己身边的某个人。
可一时间,哪怕清数完自己的关系网,也无法找到和这声音配合上的人。
周庸茫然地抬起头,他扑向窗户,似乎想要询问到底是谁在说话。
接下来,应该还有交流和发展,比如那个声音的主人是如何让周庸相信的,又如何让周庸按照他的吩咐去捐桥布置的。
然而,李追远没能看见后续,因为女孩太虚弱了,她闭上了眼。
先前要不是父亲哭得太吵,她根本都不会醒。
漫长的黑暗。
李追远在耐心等待着,他预感,在女孩死之前,接下来还会有画面。
果然,黑暗开始松动。
光亮,开始重新透入。
女孩再睁眼时,床边站着的是周庸。
此时,周庸脸上已经没有了痛苦的神情,反而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玲玲不要怕,爸爸已经找到办法,可以让我们一家继续生活在一起了,玲玲不要怕,爸爸和妈妈会永远陪着你。”
女孩闭上了眼。
接下来,应该就没有了,她应该要死了。
但当李追远正准备脱离时,忽然感到无法呼吸,紧接着肺部传来火烧火燎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躺在床上病死的话,不太应该会出现这么剧烈的情况才是。
李追远感知到了可怕的窒息,他曾在第一次落水遇到小黄莺时体验过这种感觉,这时候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他脱离了接触。
然而,接触是脱离了,可女孩的痛苦感却依旧还在,而且正越来越爆发,仿佛自己现在已经逐渐变成她,同时也在接受着来自她的一切情绪。
这是一种,字面意义上的——感同身受。
她的煎熬,她的委屈,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