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之问,此桓王之所以为桓也。
四
楚自蚡冒以来,讨国人而聚练之,未尝一日忘天下也,其壤亦辟,而料民亦强矣。
乃积之数百年,进不能逐东周已失之鹿,而退为秦所劫持以底于亡,则始谋不臧,自熊通而已失也。
天下有不可争者二:势之所互持也,名之所共禁也,皆不可争者也。势之所互持,理之顺逆存焉;名之所共禁,义之顺逆存焉。故取天下者,常俟势之所持于其散,而避名之所禁。熊通之强也,亦既围鄾败郧,盟贰轸,伐绞罗,以凭陵于汉上。
乃自汉而北,其西则夔、庸、巴、蜀之境也,其东则邓、蔡、陈、许之境也。周之既东,西京已沦于嬴氏,胥天下所为立国者,此豫、兖之土耳。周室托焉,大名之所系也,齐、晋、宋、鲁之户牖属焉,大势之所趋也。
藉令熊通知名之不可犯,势之不可撄,罢东图而并力西向,沿汉溯江,因夔入巴,收汉中,据斜骆,席天府之余,有宗、傁之众,以拊秦人之背,而问西周之故土,天下固弗之禁也。秦又以孤立而不能相亢,不百年而天下之势已牢折于楚矣。乃熊通弗之知也,西圉之不图,而北逾冥厄,以寻兵于申、息、邓、蔡争天下之所必争,而多得怨恶于宗周之肺腑。故郑始南与蔡、邓同忧,而终不容不与齐、晋相保,故一折于齐,再折于晋,宋、郑滨于亡,而终以死捍之。逮熊其之中叶,灭夔以辟西境,盖已陆逾巫山,水陵三峡,入巴、蜀之阻而扼其吭矣。然而终不能得意于两川者,则以中国之怨恶已深,齐、晋、宋、郑蹑其尾而履之,势不容舍东而专西也。
庄之强也,灭陈而不能有,入郑而不敢留,灭萧而只为宋利,势持之也。向令县陈疆郑,抚萧临宋,而中州冠带之国,必与死争一日之存亡矣。
抑不审而向陆浑以窥三川,而孱周之大夫,得以片语折之三军之上,名禁之也。向令因陆浑,迫宗周,取九鼎,而匹夫庶士,且得揭竿以驱之矣。故犯非其所敌者,虽胜而败踵之,虽强而弱且制之。
楚唯结衅于齐、晋者深,而祸成于吴者遂大。祸成于吴,不能蠲忿以收吴,始假手向戌之偷心以释仇于晋,其亦晚矣。晋阳与讲弭兵之好,而阴用吴以食其腹心也。晋之初起,秦方唯晋是忧,故南讲以纾祸于楚。
楚不之察,视秦之姑不我仇,而利赖之以图晋。逮夫吴祸已成,国不自保,复开商、洛,下秦兵,使午贯楚土而与吴争。其后夷陵之烧,鄢郢之残,胥此径也。则与宋之延元于襄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