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蒲条、硝黄、翎毛、杉柟、冈桐、栟榈、漆林、苎絮之所产者,可相输而各奏其利。
大司农不登之书,非中监渔采,则豪猾墨吏兼并闾右之所攘也,一切取足,其瘠疲不耐给者,百之四五。故曰利资可假,劲锐可佥,厄塞可制也。请置河北、山东为一使,江北、济南为一使,河南、荆北为一使,燕南、河东为一使,开陕、秦、陇为一使,荆南、江右为一使,江南、福、浙为一使,巴西、泸南为一使,南赣、岭海为一使,岭西、桂、象为一使,滇、黔、洱海为一使。
此十一区者,用武地六,用文地四,兼错犬牙率得险者,或十六七,或十三四。因舒蜿,随原隰,各固其圉,取材其产,搜其军实以听边关之不时。
畿辅为一使,左辅为一使,右辅为一使,大同为一使,延绥为一使,宁夏为一使,河西为一使。此七区者,战地十九,内地十一,大司农因漕委输,转十五司之粟米以灌注之。滑州襟带黄河,右腋太行,左腋钜野,临制河南之膺隔,一要区也,河北、山东行台治之。
其地起大名,北有广平、顺德,南有彰德、卫辉、封邱、延津、阳武、原武;东得东昌、济南,东传於海,得益都、临淄、泰安、博兴、寿光、昌乐、临朐、高苑,又东得登、莱,极于海;西得怀庆、潞安、泽、沁,扼太行,窥冀、晋,传於山。
洛阳据土中,左京、索,右潼关,三涂、岳鄙,神明之区也,河南、荆北行台治之。其地起河南,东北得汝州、开封、许、禹、郑之属邑,穷於荥泽,东南得南、汝,南得襄、郧、承德;西南得兴安、平利、石泉、洵阳、紫阳、白河、汉阴;滨汉。
沔,间湍、沟,承楚脊,控关南,东固汝水,放於淮。徐州凭黄流,睨大江,披带长淮,东枕瑯琊,咽鬲南北,一要区也,江北、济南行台治之。
其地起徐州,东南得凤阳、淮安,南得庐州、安庆、黄州、滁、和,尽于江,东北得兖州、安邱、诸城、蒙阴、莒州、沂水、日照,北阻大岘;东传於海。西得归德、太康、陈州、商水、西华、项城、沈邱,穷於汝,颖之交。太原以故晋之墟,左山右河,北阻忻、代,士马劲疾,险障重沓,一要区也,燕南、河东行台治之。
别治晋阳,别嫌藩司,形势无相互格。其地起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盂、静乐、平定,割雁塞以为大同守;西南得汾州、平阳、辽州;西尽河;南不尽太行,以壮泽、潞;东出土门,历常山,得真定,弥互络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