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修通了,现在是要修县里到隔壁县的路,你们村靠得近,就修一条岔路过来。”
“你们村前面好地段的路,我都买了,但你们毕竟还有这么多地,等路通了,你们那些粮食能比现在一石多卖十来大钱。”
里长惊讶:“我们这儿也要修路?”
贵族青年:“快去喊人吧。”
里长思索了一下:“可是现在春耕,八百一个月恐怕找不到多少人啊。”
贵族青年:“废话,要不是春耕,我最多出三百。”
这是山坳里面,又不是什么大地方,郡里面前年修路才六百工钱呢,今年才一千二。
里长:“那倒也有一些人家里没田土的,我去问问他们。”
里长来到了老根家。
看到家里没人,就问隔壁:“哎,老根儿呢?”
隔壁蹲在夯土墩子上,剔着牙:“不在村里了。”
里长疑惑:“咋不在村里了?风呢?”
“风?风当然是吹走了。”
里长:“?你好好说话。”
隔壁:“因为人家像风一样自由。”
老根儿和风,穷了好几年,终于等到招工招到他们村儿了,他们却提前一天走了。
两周后,老根儿和风,精准的走过了赵国公路。
赵国公路是赵国第二条公路,是连通河流码头之外的有一条大动脉,在整个赵国内部左右贯通。
左边往右修,右边往左修。
每个道路工地,都在招工。
也不知道老根儿爷孙怎么就那么精准,精准的走到了赵国公路左右之间也要连通的连接处。
因为赶工期,中间段除了夯土,所有人都去两边拉水泥砂浆去了。
爷孙俩走过还觉得奇怪:“这路和以前见过的大道不一样,怎么和旁边的土修齐平的,这要是下雨咋走嘛。”
风:“看来咱们这儿还是太穷了,把路修高一寸都不舍得,太穷了。”
爷孙俩从路上走了之后仅仅半天,赵国公路左右两侧的大规模队伍就把路从左右两侧小丘上排过来了。
两个月后,正值酷暑,黄河旁的道路工地空无一人,全都避暑去了。
爷孙俩经过工地夯实的地面。
老根儿:“怎么人人都说到处都在修路,咱们却没遇上过?”
风挠头:“我哪儿知道,是不是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