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伊始,就开始被动走上了变革之路。
而今又面临小三线整体搬迁回沪的重大战略,足以成为历史大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样本。
周建国很忙,他除了要组织上千名职工家属分批有序撤离之外,还得考虑回城后工厂要如何落脚发展的问题。
“职工先走,干部断后!”
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守到最后一批才能离开,让普通职工们先返回沪江工作。
如此命令要说没有人发牢骚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现在改革口号满天飞,谁都不敢保证今天的政策明天还依旧存在。
许多人都担心先走的职工顺利返沪安排妥当,后来没有及时离开的人将会面临新的安排,安置条件吃亏甚至无法实现返沪的目标。
无法有序撤退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大溃败,若是人人争先恐后抢车位的话,就会形成一团糟的局面。
“普通群众和职工先走,党员和干部留后,这是方针也是纪律。
入党时的承诺,和提干时的表态,我希望大家都还记得,不忘初心。
所以这次安排,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组织上安排你做什么,你就老实做什么,一切行动听指挥。
只要我们能做出表率,那么整个撤离行动就有了主心骨,这次大撤退就能胜利实现。
有传闻说我周建国要走,我在这里可以澄清并表态:组织上确实找我谈过话,希望我能发挥特长回沪协调跟日商合资建厂事宜。
但我明确拒绝了!
只要还有一个八零一一厂职工没返沪,那我周建国就决不独自离开——”
在小三线中,像周建国这样身兼技术和管理职能的年轻干部人数并不多,他也一直在组织重点培养人才名单之中。
这次要安置从小三线返沪的数万名职工,对沪江市政府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本着从哪来就回哪去的接收原则,恰好无线电七厂正在和日资组建合资彩电生产厂,缺乏相关专业的管理人才,就想抽调周建国这样的合适人选提前回去帮忙筹建。
毕竟组织人员撤离皖南,搬回沪江,看上去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主事人需要组织能力,并不需要专业技术能力。
而像周建国这样有技术又有组织领导能力的高端复合人才,正是跟日方谈判并在接下来合资之旅的生力军。
因此,换人并非是败笔。
要知道合资工厂中,中方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