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贾琏每日正常的上班下班,耐心的等待承辉帝召见。
这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面的好处,清楚的知道,承辉帝一定会召见自己这个知晓西洋诸事的臣子奏对,以对付周松涛的回报。
果不其然,周松涛单独汇报结束后,仅仅过去一天,承辉帝就让裘世安到鸿胪寺传话,让贾琏进宫。
“朕本以为卿会主动进宫,特意等一日。”承辉帝的语气里带着一点无奈,言下之意,你可是最热衷于对外发展的大臣,甚至是唯一。
“陛下有问,臣则必答,陛下无问,臣则不可影响陛下的决断。”贾琏不紧不慢的回答,承辉帝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什么意思呢,贾琏表示不能主动开口,影响皇帝对国家发展方向的判断。有趣的是,历朝历代的国家,其实发展进程非常相似。当国家在农耕文明的框架内发展到巅峰时,注定要走下坡路。过去的王朝,很难逃脱这个桎梏,所以国家达到巅峰后,往往就是维持统治,统治难以维持,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变法的呼声出现了,引起皇帝的重视,开启变法。
宋明两朝的变法,实际上是取得一定效果的,国库也确实得到了充实,但随后在反对者凶狠的反扑下,主持变法的人没有好下场。
这种变法的特点是存量竞争,无论朝野都会有巨大的反对声浪。变法者只能以高压的手段推动变法。
这种变化注定是不会持久的,一旦主持变法的人没有落个好结果,下一个出来主持变法的人,就不会有了。国家朝着下坡路急速下滑直至崩溃。
承辉帝其实也在搞变法,同样现在面临的反弹压力也很大,这股反弹力,主要集中在中低层,反对力量的构成主体是士绅(含大量官员)。
每一个官员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既得利益家族。科举制度杜绝了门阀的出现,却不可避免的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型既得利益团伙。
一百年的时间,出了多少个进士和举人,就有多少个新的利益团伙诞生。看起来每一个都不大,但是却都在基层吞噬着国家利益。
与此同时,这些吞噬国家利益的团伙,又都是皇权的拥护者,是制度的维护者。
承辉帝的变法同样是存量竞争,也确实改善了一定的环境,但是根本问题并没有触碰的前提下,结果往往是人去政亡。
后人在史书上最多写一句:承辉中兴。
贾琏展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诚,陛下问了,怎么想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