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怎么样,这个新衙门能强到哪呢?
结论很自然的就出来了,部门老大厉害呗。
户部这边手续办理的很顺利,回到新衙门的时候,这帮人的心思全都活络了起来。
一开始觉得是个得罪人的苦差事,现在发现不对啊。
秦本重把众人叫一起道:“在下就是个临时的跑腿,今后的公务该如何展开,我认为只要听贾大人的差遣就成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的脑海中还都在回想此前户部那一幕呢,走到哪户部的官员都非常的客气。再往前想,吏部那边也挺客气啊。
我算老几啊?人家凭什么对我客气了?凭我在京城等了半年都没补上缺?
在京城那么长时间,一个待缺的官儿,受的白眼还少么?
类似的想法,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浮现。
结果就是秦本重提出建议,众人没怎么多费工夫全都表示附和。
也就是贾大人不在跟前,否则得给贾琏磕一个,表示今后跟着贾大人,三天饿九顿也在所不惜。
贾琏可没觉得这份新差事有多了不起,首先就是个得罪人的活,监督的尺度很难把握。抓的太严不行,太松也不行。
这三项事务,一个搞不好,结果真就是满朝的死仇。说的难听点,承辉帝是真没安好心。
安排这个差事给贾琏,无论贾琏怎么搞,皇帝都是不亏的。
单单贾琏的名声,就能让文官们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分。如果贾琏认真工作,把人都往死里得罪了,承辉帝睡觉都能笑醒。
即便贾琏摸鱼,因为身份和职位的缘故,也很难在文官集团那获得信任,更别谈打开局面,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官势力。
承辉帝确信,贾琏这人大概是很懒的,但绝对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勾结文官放水的。
当然了,这也仅限于现在的贾琏,因为他太年轻了。年轻,意味着难以服众。
六个人决定先抽签分组,完事后分三组,临时负责人秦本重去找贾琏,发现上司不在新衙门里头。
拦着一个小吏打听消息,得知贾琏出去了,具体去哪不得而知。
新衙门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老人请教,也没有卷宗可以学习。六个人有点懵圈,一时无事可做。
于是把十几个办事的小吏都召集起来,挨个的了解情况。
这帮吏员的来处比较集中,五城兵马司那边的关系来的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