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甄家老大上次来京给太上皇贺寿,至今称病未归。人没回去就算了,最忌甄家好几个车队进京了。”
结合漕运被阻断的事情,贾琏自然的得出结论:“走的海路!”
林如海补充道:“别看孙阁老在两江弄的声势浩大,实则没有动到根基。甄家盘踞江宁三十年,哪里能轻易撼动的呢?若非孙阁老以铁腕著称,两江早闹起来了。”
“姑父还是要当心点,我总觉得这俩月要出点大事。”贾琏还是低声提醒了一句。
林如海这次没回答,而是面带沉重的点点头,意思是我知道了。
“按照一贯的套路,真要动点啥念头,都察院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姑父,您得看紧一点。”
林如海听了苦笑摇头:“一帮子清流,素来各个以强项令自称,为了好名声,啥都敢干。哪里是我能管的住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及时的知道他们都干了啥。”
贾琏也沉默了,都察院是一个太过特别的部门了。
大周没有设明朝的六科,所以,内阁和六部的权利没有被弱化,都察院也显得更突出了。
不是每个皇帝都是精力旺盛如朱元璋,本朝太祖其实是做减法,并强化了内阁的权柄。内阁+x亲王军机处,体现在承辉帝这里,就是内阁+忠顺王军机处。
上一个能经常列席内阁会议的王爷是老北静王。这么说大家懂了吧,老北静王是太上皇拿来制衡方白衣的勋贵代表。不然怎么成为四王八公的最大公约数呢?
只能说,太上皇是个玩平衡的高手,而当今的承辉帝,更多的是想改变。
变法的前提是掌握大局,不能像光绪搞戊戌变法那样!
实际上从社会结构设计的底层逻辑看,外部没有强敌的大周朝并不适合搞变法,有那个精力,还不如向外扩张。不适合种地的土地暂时先放一放,继续羁縻就是了,海洋时代已经真切来临了,不能落后太多的。
眼下的现实是承辉帝要确实的掌握权利,变法不变法的,要等他先完成前提再说。
提到时局,林如海有点担心的提醒一句:“你那二叔和堂兄,还是提醒一下为好。”
贾琏点点头没说话,怎么讲呢?贾政是长辈,他还算是好的,没有太大的把柄。贾珍就有点麻烦了,秦可卿进门,意味着他私底下与某余孽势力来往密切,此前没少掺和。不信看看后来的妙玉就知道了,死了个秦可卿,又接进来一个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