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厉害,一些伦常的情节也删掉了。
贾琏必须庆幸这个时空是大周,尽管官方还是用了理学和八股,但也不完全排斥其他,没有搞出文字狱。某种程度上来讲,皇帝都差不多,朱元璋就改了孟子,搞删减版。
这个大家知道一下就行了,总之要明白一个道理,皇帝政策,一定是出于稳固统治的目的。越是开国皇帝,越是如此。后来的皇帝,往往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推出的政策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这就是所谓的不接地气了。
这个时候再看太上皇当政期间的一些举措,是不接地气么?
真不是,其实他很清楚实际情况,但为了坐稳皇位,他选择了最容易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以利益收买食利j级,至于隐患和长期的后果,哪里顾得上呢?先顾眼前再说。
国家的长远利益,往往都被滞后的根源,就在与家天下的皇帝,优先考虑的一定是位子。
从这点看,承辉帝算是一个不错的明君了。
李亨最近无所事事,甚至有点焦虑的等待皇帝对于他那份奏折的判决。
也许是因为太上皇出幺蛾子,最近承辉帝也顾不上这个事情,搞的李亨只能焦虑等待。
得知贾琏来访,李亨自然坐不住了,丢下一干鸿胪寺的官员,兴冲冲的出来迎接。
看着冲在前面,以及后面跟着的一群鸿胪寺官员,贾琏表情沉重的当面责备:“殿下乃亲王,人前怎可折节?致臣失礼?”
李亨听了立刻冷静,当即站立拱手:“孤心有不解之事,问策贾大人,故而急了!”
看着跟上的官员们,贾琏飞快的对李亨眨眼,然后才依着礼数见过,一起入内。
因为有临时差遣的缘故,贾琏来鸿胪寺也是光明正大的。鸿胪寺官员也看出来李亨的无聊,没觉得这亲王多么的礼贤下士,无非就是指望贾琏将他救出这不能不来的无聊之地。
官员们也巴不得贾琏来到,这样就有人陪着李亨,别干扰大家正常工作。
亲王观政这个政策呢,各部门应对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了解流程即可,具体的操作,亲王也好,郡王也罢,知道运作流程就行。这么说吧,垂拱而治才是文官们心目中的圣天子。
现实情况正好相反的,越往后,越集权。清朝是皇帝集权的巅峰。
大周也差不多,制度上决定了皇帝的权利是无限的。具体到执行,当然做不到。
根据每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