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夫子很了解李清这个人。怎么说呢?李清在朝的时候,就是个出名的事功派。这一派的人主张干事实,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属于只要能达到目的,欺负老弱不算事。
太上皇秉正之时,李清一度官至吏部侍郎,力主清欠、严格京察,整顿吏治。
毫无疑问,这种人在官场仇家一定不少。
太上皇重病不起后,李清遭到无数弹劾,太上皇重病稍有好转,以为是回光返照,为避免下一任皇帝为难,太上皇先给李清的请辞折子批了。同样待遇的还有张廷恩。
这些年在书院,李清比以前要老辣多了,耐心的等待时机,当年的锐气不在,做事的风格却越发的功利。比如这次的清欠风吹起来之后,张廷恩就复出了,李清却留在书院,等待最合适的机会。
李清的目的很明显,先给贾琏一点压力,只要他嚷嚷着不公平,剩下的事情就是顺水推舟,边上有一个帮忙讲话的沈先生,届时说两句缓和的话,必定是当事人一个都不用退学。
如果贾琏不闹呢?不存在的,不闹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么?
李清非常的有把握,贾琏一定会闹,表示不公平。你看,这不就来了么?
李清甚至把接下来的说辞都准备好了:既然如此,沈兄以为当如何处置?
这梯子一递过去,所有台阶都来了。
有一个人在这一次,脸上却是在冷笑,那就是柳老头。
这老头对贾琏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三皇子都不带给好脸色的主,能轻易就范?
柳老头看不上李清处置问题的手段,但跟他没关系,所以平静的吃瓜咯。
“山长的处置,公平与否不重要,琏一介学生,人在书院,山长的任何处置都只能接受。唯有一点小小的要求,还请山长答应。”贾琏这话说完了,李清愣住了,沈先生愣住了,方老夫子也愣住了,唯独柳老头笑容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