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感不是一般的足。
至于赵悼倡后的身份,嬴馨根本不当回事,在王室这是多大点事啊,她又不是什么儒家的迂腐之人。
恰恰相反,这还是好事,这没威胁啊,只是吸引大王宠爱的工具,血赚。
而且大王也是重感情的人,经过这事,只要安乐侯不找死,原赵国王室不找死,富贵是肯定保住了,不用担心以后大清洗了。
要不说为什么赵悼倡后也欢喜,嬴政乐意亲近,这说明这次的事情是真的过去了,所有人都可以踏实了。
同样,嬴政的这个态度,也可以让其余对手也都消停一些,这对嬴馨来说怎么都是一件好事。
经过刺杀一事,嬴馨感觉自己这个王后的位子是真的摇摇欲坠。而大王令芈云那小贱人协理后宫事宜,表露的信号也太危险了,现在真的也是急需大王表现一下态度,现在这就是最好的态度。
嬴政虽然已经定性,并且已经处理了该处理的人,但是这一通杀戮下来,终究还是使得许多赵人人心惶惶,更有许多人盯着嬴馨摇摇欲坠的后位,想要再推上一把。
现在嬴政虽然只是睡了个女人,但是之后只要多给一些赏赐,再稍微放出去一点风,就已经足够令许多人心中踏实,以及许多人暂且消停了。
同样这也是嬴政对芈云一个隐晦的警告。赵人没有失去嬴政的信任,你可以和王后争,但是底线不能破,王后依旧是王后,差不多就行了。
明确的态度很重要,不能任由某些人一直瞎搞,该停就要停,争斗是要有限度的。
至于燕国这边,燕王喜的使臣早就到了咸阳,他是不顾严寒,快马加鞭前来的,但是根本连嬴政见都见不到。
这次燕国的使者原本不应该受到任何接待和礼遇,说实话,没杀他就已经是秦王仁德了。
早有大臣进言,直接杀了算了,和燕国已经没有任何可谈的了。
但是被嬴政制止了,在使者没有犯错之前,不能杀。
他燕王喜不仁不义,无耻不信,但是大秦可不能做这种事。
凡事是需要对比的,只有对比才知道人品高低。
仁义之名,看着不显眼,但是实际上潜在的威能是难以计量的。是极其有效收心,减少统治成本,并且是不良后果最小的好东西。
他燕王喜不是什么体面人,燕国更是无耻无德,但是他嬴政可不会这么做,恰恰相反,反而要更加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