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不动手?”
黄书记主动问道,上海有党务调查处的分站,之前对陆汉平动手的是党务调查处总部,不是上海的人。
如果真是上海的人发现,不会放着陆汉平来到南京,早已动手,人到了南京,便不再属于上海站。
“你们上报这个情况后,我仔细推算过,陆汉平是在寻找组织,想恢复联系,他在上海做完事后不会留在那边,很可能特务发现后,他直接回了南京。”
不愧是柯公,抽丝剥茧,还原了问题真相。
“您说的有道理,确实如此,可惜我们太认真了,若是早点和他相认,或许能救他出来。”
黄书记叹道,柯公则是摇头:“你们做的没错,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陆汉平同志属于意外,谁也不希望这个结果,但甄别工作必须要做。”
组织有过很多血淋淋教训,不能因为陆汉平同志牺牲,就改变方式。
现有的方式必须保留。
“我明白,柯公,您觉得后来的风筝会是谁?”
“我问过所有同志,风筝这个代号只有陆汉平同志使用,陆汉平同志确定牺牲,暂时无法确定这个风筝是谁,但我已经问清楚了聂丰林同志的情况。”
柯公轻轻摇头,后来出现的风筝,不在他们档案之中。
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可能,柯公暂时没有做出判断。
“聂丰林同志现在怎么样?”
黄书记立刻问道,聂丰林是他们配合救出来的同志,能够在党务调查处特务的严刑拷打下,没有出卖组织的同志全是英雄。
“他很好,已经去了游击队,现在是皖北游击队的一名指导员。”
柯公微笑回道,组织在陕北落脚后,柯公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南京,全国各地的地下组织都在和老家恢复联系中,他所调查的不仅仅是陆汉平和聂丰林。
但每件事柯公都是亲力亲为,南京上报的这些情况,他全做过认真的分析和调查。
“指导员?”黄书记微微一怔,他们之前判断,聂丰林同志身份不一般,很可能是我党领导,不方便透露真实身份,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游击队的指导员?
“你们猜测错误,聂丰林同志原本就在游击队工作,在果党的迫害下,他和游击队走散了,在县城自己生活,被人举报遭特务所抓,他并不知道任何重要情报。”
柯公笑道,他找到聂丰林后,特意让同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