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刺客暗箭留下的痕迹。
老皇帝浑浊的眼眸扫过满室泾渭分明的光影:寒门子弟的粗布衣袖在算筹间翻飞如白鹭,而勋贵们的织金蟒纹却始终徘徊在香炉与艳词之上。
奉天门早朝时蓝玉奏报"北元遗患未除"的浑厚嗓音,此刻竟与仁心堂的铜铃声纠缠成解不开的死结。
夫子枯瘦的手指划过日晷表面的裂痕,青铜与骨节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徐三郎突然挺直脊背,粗布衣料下的肩胛骨如将振翅的幼鹰,而永嘉侯世子的鎏金马镫却碰倒了盛满香灰的博山炉。
老皇帝喉头滚动着洪武七年治水时咽下的浊浪,恍惚看见二十年前朱标在国子监藏书阁堆起的算学典籍,此刻正在仁心堂的穿堂风里哗哗翻动书页。
青铜日晷缺角处渗进的阳光在夫子额前刻下道道阴影,老学究屈指叩击晷面三下,裂帛般的声响惊飞了檐下梳理羽毛的灰雀。
徐三郎的雉羽笔尖悬在算草纸上方三寸,墨汁坠落时恰好与晷针投影重合,在"平地方程"篆字上溅出个浑圆的墨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敏敏敏子 作品《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第359章 朱标遗影,寒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