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样?咱听宋濂说,老十二最近好像缺席了不少课啊。”
“父皇,十二弟虽然念书并不积极响应,即便听课也总是神游物外,颇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嫌。”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但每次考试,十二弟却总是能勇夺天字甲等,位列前茅,成绩斐然啊!”
朱元璋哦了一声:“这么说来,老十二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嘛。”
“不过考试成绩的优劣,只能评判学习能力高低而已,可以当做参考,全信考试就要不得了。”
“父皇说得是。”
太子朱标心知父皇既然提起了十二弟,那他想问的肯定不单是大本堂的学业这么简单。
“不过父皇,其实以十二弟的才华,不单单只是考试得分足够亮眼那么简单。”
闻言,朱元璋来了兴致:“说说看呢?”
“不光是做学问,十二弟在时政、策论等方面,也是个中好手,见解很是独到。”
“即便是刘御史这般心高气傲之人,也不免时常登门造访,去找十二弟探讨一些问题。”
“那老十二他答得上来?”
“十二弟不但对答如流,而且发言还总能发人深省,时常有意外收获。”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当然了,除开刘御史以外,杨参政也经常同十二弟家里走动。”
朱元璋大为震惊:“怎么还有杨宪的事儿?”
“杨参政去得比刘御史更加积极,甚至可以说是十二弟的堂前常客。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一脸惊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还真是小觑老十二了!
就先说刘伯温吧!
刘伯温的心气儿之高,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大明王朝,满朝文武那都是能人,但又有多少入得他的眼呢?
寥寥无几!
可就是这么一个心气极高的人,却愿意跟老十二亲近,还拿时政、策论这些问题去跟他相互交流看法。
从这儿不难看出,老十二这小子肚子里,那肯定是装了不少墨水的!
否则,以刘伯温的脾气,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呢?
再说杨宪吧!
时任中书参知政事的杨宪,向来办事干练、沉稳,一直以来都被自己视为最为可靠的依仗。
连他都愿意往老十二的宅邸里去,还去得比刘伯温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敏敏敏子 作品《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