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p1以下的bug和问题下面团队都会自行处理。
作为cto,一般张博能收到的报警有且只有p0(紧急)级别,也就是可能涉及系统崩溃、影响核心功能使用,必须立即修复,通常需要团队全力投入。
几分钟后,两人到了技术团队,这里已经有许多技术和运营员工在忙碌着。
程唯看着数据面板上曲线图,发现用户下载量和订单量从6点多开始稳步上升,到7点过后,曲线扶摇直上如同没有涨停板的股票,业务规模比叫停前翻了至少三倍都不止,直接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量级。
随后他在张博介绍下,看着技术相关数据曲线,几道线在警戒线上反复横跳。
“这条线就是安全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有可能造成卡顿的影响,这是用户能直接感受到的,另外就是一些主要核心业务的接口响应时长是之前的三倍,换句话说,用户点击呼叫打车这个按钮原本都是在1秒内响应,现在起码超过3秒,如果遇到卡顿,将会更多。”
说着张博有些叹息,“.这流量冲击一浪高过一浪,实在是太疯狂了,尽管技术这边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增加了优化系统、扩容服务器资源,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的冗余,现在看来依旧不够充分。”
一旁运营负责人也介绍目前的情况,“市场的爆发毫无铺垫、毫无预兆,直接冲向高潮,现在咱们的司机已经满负荷运转,目前总订单量是司机数量的五倍以上.”
程唯一咬牙,抬手打断对方话语,“行了,先限流。”
张博,“限流只是能保证现在用户的稳定性,治标不治本,长久考虑我建议还是跟藤迅技术那边进行合作,让他们提供资源,彻底以绝后患”
“嗯,我知道了,你先把眼下的问题先解决。”
“ok!”
下一刻张博赶紧跟技术团队启动限流的应急预案。
现场技术人员忙得焦头烂额,场面一度鸡飞狗跳。
面对如此巨大的流量压力,所有人不得不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优化系统、扩容资源,以确保平台不至于崩溃。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许多滴滴技术员工进公司都是跑步前进,到了工位把电脑包一放,问旁边同事的第一句就是,“什么情况?怎么样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甜蜜负担”,既是对滴滴技术团队实力的考验,也是对运营能力的极限挑战。
虽然看板上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挨踢的老臣 作品《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第523章 垃圾软件,狗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