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龄就开始打听别的男生家里有几套房子,是不是太早了?十年以后再打听也不迟啊。
我们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的聊天内容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题目,她也向我打听过我的家庭条件。
那不过是几句很随意的话,“你家住在哪里呀”“你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吗”“你学习这么好,是不是因为爸爸妈妈每天辅导你写作业啊”。
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随意的话背后,隐藏的并不是我所理解的友善?我能感觉得到她的好奇,但我不知道,她竟然是在这样的好奇心的支配下,才说出了这些话。
我对别人的家庭条件没有兴趣,别人问我,我的回答也很简单。
“住在学校后面,街道左边”“没有”“不是”。
他们提到的那个男生,张茁,似乎和其中一个女生交往甚密?他们不仅仅是朋友?我们在同一个教室里上了一年课,我对此怎么一点知觉都没有呢?
张茁的排名也是全校前十,他常常呼朋唤友。如果他的朋友都聚在他身边,一伙人走在一起,竟有成群结队之感。我不是和他成群结队的的,但我和他也有些交情,我从未听他说过在我们的同班同学里,有一个和他私交甚密的女生。
那个女生的成绩很一般,和鲁秋婷差不多。即使当年我见到了那两个人走在一起,可能也不会觉得他们之间有超出友谊的关系吧?
原来,在我身边、在那个教室里,发生了如此多的奇怪的事?
慕正光忽然感到有些压抑:我认为的美好的时光、重要的地方,都是在我不了解它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并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如果我知道了,我还会认为那个承载我的珍贵回忆的地方很重要吗?还会认为那些人都很好吗?
原来,我引以为傲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还存在许多缺陷。
他在心痛。
不是为自己的缺陷而心痛,而是为在那段时间里,大家做的所有的错误的事、产生的所有错误的想法而心痛。
为什么在那么多年以前,他们就已经沾染了恶习?但我却误以为他们很单纯。长久以来,在我所认为的美好的、珍贵的回忆中,竟然藏着一个又一个不美好的人!
遗憾与伤痛交织,虽然很轻,但是很深,从过去而来、从内心深处而来,将与之相关的过去和现在的所有美好,尽数否定。
上初中三年级时,慕正光常常看到程铭浩在朋友圈里发他和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