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总结了,直接说细节吧。
慕正光的自我介绍是,“你可以把我当作建模大赛的举办者”。在这个自我介绍里,没有提到明确的职业和职位,至于外人信不信、如何让外人相信,文中用了一个词,“挟持”。
不管崔继秋信不信,爹妈被别人挟持了,他不得不受制于人,至于他是否相信对方的说辞,其实不重要。让对方相信,这是过程,而非结果。
————————————
第九十章不知不觉破局法
这一章写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慕正光和崔继秋的对话,中间加入了一个对战的小插曲。
把对话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在客厅里的对话。慕正光表明来意:指出对方的过错,并要求对方赔偿。
第二段是在卧室里的对话,发生在插曲之前。慕正光要求崔继秋放弃力量,两人因此产生冲突,插曲出现。崔继秋在对战中惨败,他又丧失了一部分主动权。
对战结束后,第三段对话开始。
在此过程中,慕正光的站位和姿态都非常高。他认为渐近线与心相连,渐近线是帮人实现愿望的,但是对方拒绝实现愿望,而且对方的渐近线堕落到了有害的阶段,虽然这人没有做坏事的本意,但对方的渐近线也绝对不能和他的渐近线有同等的地位。
不过话说回来,慕正光的姿态高,站位高,这是心愿层面上的压制,而不是他本人对崔继秋的压制。他固然隐瞒了一些关键信息,但是,他还可以隐瞒更多。
而且,第八十七章里明确说了,“研究院不禁止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慕正光尊重对方的生命,但他没有义务尊重对方的愿望,更没有义务尊重对方的恶意,因为崔继秋确实引发了虫灾。纵容崔继秋保持现状,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本章里写了三个与心愿有关的因素,心愿本身,实现程度,“前提”,“前提”是指实现率。
————————————
第九十一章能力变化与转移
到这一章结束,崔继秋的事差不多算是写完了。纵观整个故事,可以明显地看出崔继秋的心愿、渐近线、渐近线实体是怎么来的。
首先,可能有些人会问崔继秋的愿望不值一提啊,为什么“暗”恰好选中这个心愿赋予力量呢?“暗”选中的究竟是长期愿望还是短期愿望?
从慕正光和徐萦则的经历来看,“暗”选中的显然是长期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