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被子,一个枕头,一个水桶,一个小箱子,连蚊帐都没,瞬间觉得自家的东西更多了。
苏氏满不在乎地说:“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做好自己的就行了。我们的东西不越界就好了。”
苏氏和孙伯民还是懂规矩的,斋舍就两个人,所以一人一半。
苏氏整理东西,可不敢越界把孙山的东西甩到隔壁呢。
孙伯民很快回来了,满头大汗,看来走得非常急。
孙山看到孙伯民扛的大箱子,完全可以把孙山和苏氏装进去了,也不知道他去哪里找到的,还一路扛回来,可重了。
苏氏眼睛发亮,满意地说:“当家的,箱子不错,够大,能把山子的衣服全装进来了。”
孙伯民乐呵呵地说:“刚好木匠处有,我就买了回来,足足花了300文呢。”
苏氏听到300文,也心疼,后悔为什么不在村里做。
孙伯民反而释怀地说:“临时要用没办法,我们没经验,所以不知道准备什么。将来等我们的孙子读书,就有经验了。”
苏氏笑着点头:“是的,等山子的儿子来上学,我们就会收拾了,哪些要,哪些不要,一清二楚了。”
孙山木木地看着孙伯民夫妻有说有笑地畅想孙子读书的那一天,满头黑线。
算了,你们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了。
整理了许久,孙伯民和苏氏才把东西弄妥当,夫妻俩带着孙山走出斋舍,参观四周的环境,重点查看厨房,洗澡房,还有茅房。
最后得出结论:斋舍还是不错的,没有糟蹋山子。
之后带着点心来到院子门口的房子,也就是保安室找洪叔。
洪叔听到是府城来的点心,脸上的笑容压也压不住地露了出来,客气地说:“孙兄弟太客气了,还是你们吃吧。”
孙伯民笑着说:“吃,我们还有。”
之后两人问了许多关于学堂,斋舍的事。
洪叔笑着说:“孙兄弟,斋舍住一年500文,这边交钱。”
孙伯民嗯了一声,教了500文,之前来洪氏学堂报名,只教了束脩,住宿费还有伙食费是没有交的。
苏氏关切地问:“洪兄弟,学堂的饭菜怎么算的?”
洪叔介绍说:“有3种。第一种,一个青菜一个汤的5文一餐,一个月260文。
第二种,一个肉菜一个青菜一个汤的10文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