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不同。
看到这里,陈景恪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
要说拍马屁,还得是文人啊。
这谁看了能不高兴?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是事实。
老朱的义军,确实是军纪最为严明的。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远没有文章描写的那么好。
不过话术吗,自然是为目的服务的,解缙和方孝孺吹嘘老朱是正常的。
毕竟他是大明创建者,也是当前的掌权者。
想达成目的,必须要让他满意才行。
老朱看到这部分,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连连说道:
“解缙和方孝孺还算有点眼光,知道咱为何能脱颖而出获得天下”
正所谓图穷匕见,夸完老朱,他们才正式抛出自己的观点。
他们分析了历朝历代军队的特性,以此来证明大明军队的独特性。
最核心的观点有两个。
大明首先提出了大华夏概念,军队不在是为一家一人服务,而是为了天下社稷,为了华夏族群服务的。
看到这里,陈景恪不禁头皮发麻,这俩人是真踏马的找死啊。
这话也能说吗?
偷偷打量老朱的表情,果然非常的不高兴。
不过也许是前面的马屁起了作用,也有可能是陈景恪一直以来的影响,他并没有发火。
只是嘲讽了一句:“书生之见。”
这让陈景恪松了口气,继而心中升起浓浓的喜悦。
当皇帝认可了,‘军队非一家一人之军队’这个概念,那以后很多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这可以说是思想界一个巨大的进步。
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次先贤思想的本意回归。
先贤在六韬里就明确提出: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可是随着皇权的加强,这句话再也没有人敢公然提出来了。
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力量强大,他们嘴里的‘天下人之天下’也是加了限定词的。
所谓‘天下人’指的是士族,而不是万民。
后来士族政治终结,这句话彻底没人敢提了。
此时解缙和方孝孺重新提起这个观点,即便是夹杂在吹嘘朱元璋的词汇里面提。
也可以说是冒着杀头危险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448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