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封国公,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或者说,朝廷肯定会给一个理由,等着就是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元璋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封国公。
“每一位国公都是大明的顶梁柱,现在朝廷离不开你们。”
“且南洋未来是大明的腹心之地,也不会允许特别强的势力存在。”
“把公国封在这里,朝廷会不舒服,伱们也会束手束脚。”
“封几个侯国伯国,是最合适的。”
“将来朝廷会另外选择合适的地方,为你们建立公国。”
“到那时少了朝廷的约束,你们就可以尽情的施展才能了。”
听到这个答案,傅有德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得知南洋没有公国,他就猜到了这一点。
而且他也能猜到,未来的公国定然远离大明本土。
秦王封在安西,晋王已经确定封在碎叶川,燕王去了天竺。
三大塞王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国公。
至于他会不会因此心里不舒服
还是那句话,三大塞王都封那么远,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解决了这一点小矛盾,接下里的谈话氛围就更轻松了。
两人就大分封的事情,进行了更细致的意见交换。
大分封只有王、公、侯、伯四个等级。
至于子爵和男爵,对不起级别太低不在分封之列。
当然了,之所以放着子爵和男爵不封,并不真的是他们爵位低,也不是没有土地可封。
而是大明需要勋贵集团来平衡文官集团。
但是王公侯伯的权势太大,很容易尾大不掉,子爵和男爵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而且留着男爵和子爵不封,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
眼馋封国吗?想要吗?
那就努力开疆拓土吧。
还能避免有些人因侥幸立下军功封了爵,从此就开始躺平混日子。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要离开时,傅有德忽然说道:
“陛下,臣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继续待在蜀地怕会误了朝廷大事。”
“且蜀地这些年相对平稳,不如另差大将来坐镇可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你也想撂挑子是不是?”
“自从咱退位,冯胜天天赖在洛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404章 父母之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