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各种改良变革,都可以优先在这里试运营。”
朱标疑惑的道:“试点随时增设和撤销更加方便,设特区岂不是多此一举?”
陈景恪说道:“陛下,很多政策需要时间才能看出优缺点,这一点是临时设置的试点所无法做到的。”
“人力有时而穷,再聪明的人,肚子里的良策都有用完的一天。”
“而且,人都会受限于时代,很难看的太过于长远。”
众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向他,你说这话之前,要不要先照照镜子?
陈景恪挠了挠头,决定换个说辞:“咱们不能一直寄希望于天才的出现。”
“如果天才迟迟不出现呢?世界就不转了?”
“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摆脱对天才的依赖。”
众人表情依然怪异,这话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从陈景恪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很怪异。
一个天才要设计一种制度,让世人摆脱对天才的依赖。
这叫啥?
自掘坟墓,还是断后来者的路?
只有朱雄英,胸膛挺的笔直。
看看,看看,伱们都看看。
什么才叫真正的君子,这就是。
我的好兄弟。
李善长接话说道:“你说的特区,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陈景恪说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新制度优先在特区推行,通过长时间的运行,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它的优缺点。”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完善的办法。”
“新区一直使用的都是新政策,总是快其它地区一步。”
“它遇到的问题,将来其它地方也大概率会遇到。”
“朝廷就可以提前做出应对,避免这个问题在全国爆发,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而且我们还要允许特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非原则性制度进行微调。”
“这种微调就是一次次尝试”
“失败了大不了改回来,影响也只限于一地,不会引起全国动荡。”
“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尝试的次数多了,总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更何况,失败本身也是一种经验积累。”
“当经验积累的足够多,正确的道路自然就出现了。”
“朝廷再将这正确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333章 永恒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