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一条政策,几乎就是默认了佛道两家在大明的正统地位。
除了他们两家,别的宗教不允许在大明传教。
佛道两家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面上都露出了喜色。
这个好处给的可是太大了啊。
一旁的毕良节等人,表情不变。
之前陈景恪已经和他们谈过,妈祖的信仰出现的太晚,教众实力太弱。
连一本像样的经书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斋醮戒律。
让祂的信仰并入道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也不怕道教会限制妈祖信仰的发展,佛道两家的组织形式是很松散的。
别说统一的话事人,就连各派系内部,其实也都是各自为政。
大家谁也干涉不了谁。
除了以上,还有一些别的奖惩制度。
比如,为了方便传教,给予他们外出游历的权力。
如果去海外传教,可以免费搭乘船只,甚至搭乘军舰。
比如在某某地方教化工作做的好,朝廷会给予相应的赏赐。
一般是额外给予一些度牒,或者准许加盖几座庙观等等。
林林总总,将这些说完差不多就用去了一天时间。
之后陈景恪也没有假装客套,直接宣布散会。
佛道两家什么都没说,起身纷纷离去。
他们对这个结果,自然说不上满意,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只是大家都知道,以前那种坐着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走出大门之后,佛道两家各自聚在一起,约定一个时间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佛教还好说,他们的教义本就讲究入世,普度众生。
只要略微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道教才是最麻烦的,经意讲究入世,讲究清静无为。
对传教向来没有什么积极性,对信徒也是你爱信不信。
想要入世传道,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
不过也不要小瞧他们的传教能力。
野道士们用来骗人的戏法,这些大真人可都会,只是他们不屑于用罢了。
而这种戏法,确实很能忽悠人。
前世的基教传教士就经常拿着科技产品,去一些比较封闭落后的地方,忽悠当地的酋长。
两者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301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