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不过这些可以稍后慢慢想办法,当务之急有两个。
其一,派人过去接管楚国土地,不能一直让使节团代管啊。
其二,火速召楚王回朝。
毕竟这是他的封国,不能完全不考虑他的意见。
退朝之后,陈景恪跟在朱雄英身后,俩人慢悠悠的往乾清宫走。
朱雄英乐呵呵的道:“啧,百官当廷吵架,可真是太热闹了啊。”
陈景恪也笑道:“是啊,也就是现在陛下脾气有所收敛,换以前不敢想。”
朱雄英说道:“换以前他们也不敢这么干啊。”
“不过我也算看出来了,百官是会得寸进尺的。”
“以前皇爷爷性情严厉,他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气儿都不敢喘。”
“现在只是稍微有所转变,他们就敢当廷吵架。”
“这还只是礼仪上的小事情,涉及到别的事情,恐怕会跟严重。”
“难怪历朝历代,但凡是‘仁君’当政,财富兼并就会加剧。”
陈景恪惊讶的道:“这么点小变化,竟然就能让伱有这么大的感悟?”
“知道什么叫天才吗。”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得意的道:
“这就是。”
陈景恪:“”
行,知道你脸皮厚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都有意避开了分封楚王的事情。
这个事儿朱雄英还真不好说什么。
支持?
有可能被曲解成容不下藩王。
咋,将藩王封到海外,你就这么开心?
别人误会都好说,朱元璋误会就难受了。
反对?
别开玩笑了,他怎么可能反对。
有一说一,将藩王弄出去,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说。
反正海外分封诸王已成定局,他没必要落那个口舌。
等楚国建好,此事为所有人所接受并成为定例,他就可以谈了。
不过他们不谈,有人却想找他们谈。
俩人刚到乾清宫,就被朱元璋给叫了过去。
“你们俩看了一上午的戏,说说有什么感想?”
朱雄英多机灵啊,直接就将方才那一番,百官会得寸进尺的感触说了一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