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叫陈伴读来见我。”
很快陈景恪就赶来,看到这份详细的规划,也是惊喜不已。
“真是天才般的设计啊。”
朱标高兴的道:“你觉得此法可行吗?”
陈景恪点点头,又摇头道:“我并不懂如何治水,但只从纸面上来看,这个计划可行性很大。”
“不过黄河改道事关重大,还需要多方验证才行。”
朱标颔首赞同的道:“不错,此事再谨慎都不为过。”
陈景恪翻到最后,看到了制作这份计划的人的名字。
白英。
嗯?白英?
这名字为何这么熟悉?
只是一时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陈景恪很清楚,大概率是自己在前世听过这个名字,但又不是很熟悉。
想到这里,他不禁上了心。
能在史上留名的,没几个是简单人物。
而且白英还是治水的,很可能是以治水留名史书
治水,白英
卧槽,不会是他吧。
陈景恪终于想起在哪听过这个名字了。
这不是人准确说,他活着的时候是人,死了之后成神了。
他是山东土生土长的水利专家,永乐年间协助朝廷治理大运河。
大运河‘汶上济宁段’,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就是出自他的设计。
大运河修好,他也因劳累呕血而亡。
运河沿岸百姓闻讯,自发修建神祠祭奠于他。
正德年间正式追封为功漕神,满清封其为永济神。
前世陈景恪多次听过他的事迹。
只是专业不一样,他都是当做故事来听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所以一时间没有想起了。
直到亲眼见到这份方案,他才想起这位明初的水利专家。
当确定了白英的身份,陈景恪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
大事成矣。
本章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141章 活的功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