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漏诊了,耽误了,等到查出来,可能早期就成了中期,甚至晚期,那就晚了!
而且,阿里这只是不成熟的大模型,若是成熟的,那结果可想而知?
十年后,或许是ai医疗辅助医护,但20年后,那就是医护辅助ai医疗大模型了。
没错,到时候主力诊断的,就是ai大模型,医护人员成了帮手。
没办法,ai大模型比大多数医护人员都专业。
至于超越ai大模型的专家大手子,或许有,但是太少了,并且专家精力有限,接诊数量有限,绝大多数的病人根本挂不上他们的号!
可ai大模型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轻易而举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服务。
可以说,成熟的ai医疗大模型,在普通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能媲美甚至超越99%的专家。
这便是ai医疗大模型存在的意义!
其实看病和修车类似,现在修车,都是老师傅凭经验进行判断吗?
并不是,相反都是电脑诊断,通过电脑查出故障码,根据故障码锁定汽车故障位置,进行维修。
若是都凭经验,往往会导致检修了大半天,才发现检修错了,甚至把没问题的部位修出问题。
可能一天的时间,才能排查出真正的故障点位置。
而通过电脑诊断,几分钟就能查出故障点位置,很快就能修好。
同样,未来看病也是如此。
即便是专家,也不是全能型,一旦跨科室就会摸瞎,甚至误诊。想要不误诊,那就推到专业诊室,不管了。
像是900的风湿免疫科专家,检查完后,确定和风湿免疫无关,也不会下结论,大概率会让张三转到手足外科重新挂号,重新一系列新的检查
至于多科室专家会诊,这就更难了。
只是挂一个专家的号都难如登天,更何况多位专家多科室会诊,这难度太大了。
而ai大模型就不一样,是全能的,只要训练到位,所有科室ai大模型都一清二楚。
一个成熟的ai大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全能的全科室专家团队。
普通专家的诊断,是基于本科室的诊断。
而ai大模型诊断,是基于全科室所有病症的精确诊断。
根本没法比。
其实ai在精准创作方面,难度很大。
但a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醉春秋 作品《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第618章 三星这个老六,台积电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