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光人生自由度。
金逸能为黄白游与活动方交涉,各种调动时间,给黄空出一个多月的整块时间。
而毛甄两人进公司四五年,包括春节在内,就没放过五天以上的假期。至于抽时间研究剧本?不涉及到愿不愿意,经纪公司根本不可能留出时间让你做这些事。
金逸影视有充沛的理由,首先给你时间你就能提升吗?把这个时间拿来走行程一定能挣钱。其次你的粉丝是喜欢你演技吗?有点心里逼数。
甄凯的乐观派思维比草履虫复杂不到哪里去,但毛柠懂有作品才能在娱乐圈长久生存的道理,可她连和公司平等对话的权利都无。
别觉得奇怪,如此现象不是平行世界的特有产物,地球上也有不少实例,某位名字里带数字的顶流几乎独自撑起经纪公司的市值,却只拿百分之一点几的股份,属于几乎没地位。
顶流尚且如此,何况毛柠、甄凯的人气,比之陆润等顶流还要差一筹。
实力演员和公司捧起来的流量,差距就这么明显
自由的黄白游当前在做什么呢?按照一个月前约定的时间去星城和袁殊先生的孙子见面。之所以约在湘省,因为曾先生在株洲做生意。
袁殊的后代分别姓马和曾,马是随母姓,而曾是袁殊用过“曾达斋”的名。
两人交谈的细节也不能多说,说多了会招致河蟹神兽,但此行对黄白游帮助颇大。
源于欣赏黄白游作为演员的尽职尽力,曾先生将保留得很好的爷爷遗物拿出,是袁殊亲笔书信和字画,黄白游得以近距离观赏。
见字如见人,从古至今有此说法,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有科学依据,但黄白游对文字研究不多,所以从一笔一划之间看不出什么人物性格。
不过,从文字内容黄白游却能窥见一二。
曾先生对爷爷袁殊的印象是“文人”,比起什么五重间谍,曾先生说爷爷更像是文人。
“像文人才正常。”黄白游点头。
感觉他所知,袁殊属于才华横溢那一批,reportage的中文译名“报告文学”就是袁殊翻译并定义。
他是作家、剧作家、记者、翻译家,翻译过新闻学著作,郁达夫称赞袁殊写的工厂夜景,是能够和高尔基的戏剧底层相媲美。
所以和普通人想象中的特务精英不同,袁殊本质就是个文人,曾经和老舍、鲁迅、柳亚子一起活动的“进步”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