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的屈指可数,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圣人下第一人”。
俞幼泉咋舌。
只是采炼了一口山妖的天地元气就能做到这个地步?
未虑胜先虑败!
那他岂不是最少可以采炼一口真龙之源气,就算不能真正踏出最后一步,也能和麒麟争上一争。
俞幼泉面色坚定道,“师父,我决定走这条路了!”
郑玄成微笑点头。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
不管能不能成,起码在立志上要高远!
在他看来俞幼泉就算是不能真正采炼一口天地本源气,起码也能采炼一口巨角蝰蛇的本源气。
彼时战斗力也会增长一大截,能拉近和贺麒麟不小的差距。
至于其他的差距那就只能再想其他办法弥补了!
然后,郑玄成就交给了俞幼泉一大批书籍。
其中有非常古老的龟甲、玉石书,不知道从哪儿拓印下的兽皮书,还有一些竹简、绢帛,以及一些泛黄的古籍。
林林总总总共几十本,绝大多数都是原本,可以看出时间跨度非常大,很多都能算作是孤本、古董!
像是最原始的龟甲、玉石书俞幼泉基本上很难看懂,文字上和现今通行的文字一脉相承,但终究还是有些差别。
好在对原稿的注疏比较多,俞幼泉通过对比原本和注疏,总算是粗略搞懂了这些古老文本的意义。
饶是如此,越是接近现在的古籍还是越容易看懂。
像是泛黄的古老书册上,基本上就阐述了作者对采炼天地源气这条路的理解。
他甚至认为天地元气返本溯源,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某种极其微渺的粒子。
之所以表现的有不同类别的天地元气,根源是天地元气受到了万物的浸染。
这条路所认为的采炼一口天地源气,本质上就是吞纳、采炼天地元气,使其逐步返本还源的过程。
有点像是吸收、压缩、净化,只是所需要量非常大,工程量甚至都不像是常人所能完成。
这条路第一个门槛就是需要开天门八十一寸以上,核心也是走量方面的要求......
但就算是做到这个程度,理论依旧是理论,普通的修行者几乎无法完成。
毕竟人的寿命终究有极限,为了一个一境最强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