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谋利,行不轨之事。
见霍范仍有些迷茫低沉,霍峻自信说道:“父年有四旬,征战十余载,下江东,取江淮,破金口,定汉中,所下之地数百城。何不能再下数百城,匡定汉室乎?”
纵观三国之前兵家,得地之众者,除了韩信外,没人比他多,纵是杀神白起也仅得七十余城。
毕竟金口之役,恢复大半荆州;江淮二役,几乎全下江淮;江东数役,得城三有其一。若将交岭城池算上,纵是韩信也没有霍峻多。霍峻仅是不屑将交岭城池算上,毕竟他都没到过交岭前线。
霍范听得霍峻这般言语,拱手赞道:“父亲豪言,范当举兵随之。”
“你当勉之!”
“诺!”
父子谈话间,侍从趋步来报,说道:“霍督,蒋太守携王孝廉求见。”
“让他们入亭!”
“诺!”
见霍峻有事要处理,霍范起身告辞,说道:“父亲既有要事,范且先归营理事。”
“善!”
少顷,蒋济领着王祥趋步而来,途中还与霍范拱手问候。
“济见过霍督!”
“仆拜见霍督!”
“且坐!”
霍峻神情和善,打量着琅琊人王祥,见其面容敦厚,衣着质朴,气质儒雅,不由暗自点头。
王祥,字休徵,历史上卧冰求鲤者。其出自琅琊王氏,与日后的东晋耳熟能详的王马共天下的王氏是为同族。
其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父王融拒公府征辟。在东汉末世时,徐州大乱,王祥带着母亲与弟弟,与众多徐州人般逃难到江东。不同的是,王祥拒不出仕,隐居庐江深山二十载。
今母亲病逝,王祥已无牵挂。在蒋济的征辟下,又有弟弟王览的劝说,王祥方才决定出仕,是被举为孝廉。
招呼蒋济、王祥入座,霍峻说道:“休徵为我治下首位孝廉,此番入京当勿坠我徐州之名。”
孝廉每郡都有名额,江淮自然也有,但是考虑到江淮百姓稀少,人才更是少得可怜,故而江淮各郡从没向武汉推荐过孝廉。今时好不容易从深山里蹦出王祥,不举他为孝廉,还能推举谁?
至于南汉的举孝廉制度如何?
只能说因诸葛亮治国,执行标准远比北魏严苛,凡被地方举为孝廉者,必须要入京,接受尚书台的考核。甚至大部分时候,诸葛亮亲自面试被举为孝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