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向朗知情不报,包庇马谡。
葛公不仅因街亭之败而震怒,更因互相包庇的风气而愤怒。北伐失利后,葛公请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贬为镇军将军;马谡、李盛、张休等全部下狱处死;丞相长史向朗罢黜官职。
上至丞相,下至将校,无一幸免,方才遏制住这股不正之风。若无葛公统理蜀汉政治,蜀汉上下早已是官官相护,违法乱纪之辈层出不穷。
然当下不论对于诸葛亮而言,还是对于霍峻来说,都不愿过分追究这些。不仅因主公是刘备,亦有当下政局不稳,大业未成,正当用人之时等诸多客观因素存在。
在诸葛亮的眼色下,霍峻尝试劝道:“主公,子方贪腐之事案发,若让他官居原职,岂不有助长不正之风。峻以为何不如调任新职,另有别用,既不伤老臣之心,又可让下恩服。”
刘备抿着茶水,问道:“仲邈有何建议?”
霍峻向刘备拱手,建议说道:“主公,今江州已克,巴蜀可望。然巴蜀之南有四郡一属国,分为永昌、益州、越嶲、牂柯等四郡及犍为属国,唤为南中。”
“此四郡一属国,乃孝武皇帝开疆之所有。地有千里,民有百万。然南中之所,山脉纵横,蛮夷众多,汉人大族遍布于此间。名有刘璋治下,实则不顺王命。”
“今何不如委糜君出任南中都督,掌南中军政,为主公安抚南中诸郡?”
对于霍峻突如其来的建议,刘备露出沉思之色,而那诸葛亮则是若有所思。
调糜芳出任南中都督,论资历上看完全没问题。但这是升迁亦或是说贬官就难说了。
从督治四郡一属国来看,毫无疑问官职是升迁了。但是让他跑到蛮夷众多,瘴气核心的地带出任高官,怎么看也不是个好差事。
见刘备深思难决,霍峻说道:“主公,子方有武略,忠于君上。早年经商,善于攀附人情。今令其出镇南中,不为降服地方,仅为招降纳叛,稳固南中。”
霍峻建议糜芳出任南中都督,可非一时兴起,亦非恶趣味,而是出自深思熟虑而建议。
糜芳攀附人情,能结交他人,看似不好听,但若是换其他形容词则是不一样。如攀附人情可改成轻财礼下,结党贪腐可换成精诚团结。
很多事情,从不同方面来看利弊影响则是不同。
糜芳出任南中都督,核心就在于维稳。至于如何从南中贪腐钱财,则是属于他的事。说不准以他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