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逃跑的背影,许多明军压根没能注意到,因为那马和人实在太小了,一些人还以为是野狗窜了过去。
“弟兄们死伤多少?”
郑峻询问邓烃,邓烃闻言也笑道:“说起来我前番心都悬了起来,心想面对五千人围攻,你们这五百骑兵恐怕损伤惨重。”
“不过清点之后,我才看到五百骑兵阵亡三十二人,负伤八十五人,我这边阵亡十六人,负伤一百一十四人。”
“算起来,这次的战果差不多是二百四十七比四千一百二十九。”
“日军意志力不行,抵近三轮线列排枪便被击毙了千余人,随后整支军队便溃败而逃,大多被我等追杀致死。”
邓烃解释了一切,郑峻闻言也点了点头,看向日军那赤裸的尸体。
“他们大多都是半农半兵,根本没有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意志力能强悍反倒奇怪了。”
日军之中,除了武士能吃的稍微健硕些,其余人骨瘦如柴,就好像放大版的猴子。
“按理来说,日本起码也有近千万人口,作为朝廷的幕府不应该用这种兵卒才对啊”
站在一旁,邓烃突发奇想,不过不等郑峻回答,站在一旁的监军却摇头道:
“幕府虽然是朝廷,但却更像春秋的周天子,除了能控制京畿之地,其它地方他们根本控制不了,其国内税收也不过才几十万贯。”
“这些钱粮,他们能用来养军的也就半数,因此幕府虽然表面有六七万军队,但实际上只有八千奉公众和近万武士的战斗力较强。”
监军名叫汤旻,是国防大学第一期毕业的学子,也是信国公汤和的孙子。
国防大学的学子毕业后,基本下放为小旗官、总旗官这种基层军官,然后经过军功一步步的擢升。
监军在军中是正四品武官,主要负责监察军队纪律,以及军队政治和军队思想的工作。
监军的调换比带兵的武官更频繁,往往是两年一换。
一般做好了,那很快就能升为卫指挥使。
汤旻虽然才三十岁,但毕业五年的他刚刚从西南的改土归流战事中走出,大小战事也打了十几场,并不比郑峻他们经验差。
作为信国公府的长房次孙,汤旻追求的与当年傅让追求的一样,便是承袭信国公的爵位。
信国公府的爵位自汤和薨逝以后便孤悬了下来,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心里都不太愿意继续将这个爵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