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结束,我会召黔国公、曹国公等人入京,在武英殿仔细详谈的。”
“今日的话,我们就”
朱高煦话还没说完,便听到了殿外传来脚步声。
他皱眉看去,却见一名班值太监走来作揖道:“殿下,太学传来消息,说是许多东西有了突破,希望您能亲自走一趟,指点一下太学士们。”
“有了突破?”朱高煦闻言站了起来,下意识看向傅让:“你与我一起去,刚好让你知道太学是干什么的。”
“是!”傅让也好奇这个创办八年的太学是干什么的,因此便跟着朱高煦走出了谨身殿。
不过就在亦失哈也想跟上的时候,朱高煦却回头对其交代道:“你暂时留在谨身殿,若是乾清宫有事情,立马通知我。”
“奴婢领命”亦失哈作揖应下,随后便看着朱高煦与傅让渐渐离去。
一个时辰后,他们出现在了太学城外,而如今的太学被周长十二里的混凝土城墙包围起来,规模不逊于一些县城。
傅让与朱高煦共乘马车进入太学,其中景象让他十分惊讶。
太学里的学子数量繁多,足有数万人,许多人见到马车都好奇看来,朱高煦也解释道:
“太学城内想要的东西应有尽有,但学子们需要在这里待到毕业才能走出。”
“另外,太学城里也分为内外城,外城是这些学子,内城则是毕业留下的太学士,以及做出一定贡献的博士。”
“我们要去的地方,便是内城。”
朱高煦说罢,马车也渐渐驶向了被城墙隔绝起来的内城。
相较于与县城无异的外城,内城就显得比较空荡荡,甚至还有不少耕田。
不同的是,内城的护卫力度比外城更甚,基本每个垛口都有一个兵卒站哨,戒备森严。
当马车抵达熟铁与混凝土浇筑的五层实验楼前停下,朱高煦与傅让先后下车,并在实验楼前见到了早早集结在一起的三百多名太学士,以及率领他们等待的十二名博士。
“殿下”
率先开口的博士是一名年近三旬的男子,朱高煦见到他也为傅让介绍道:“这是研制出土化肥,解决了鸟粪石病菌问题的王甫王博士。”
“这位是颖国公,研究的事情不用瞒着他,有什么说什么。”
朱高煦介绍了二人身份,二人纷纷作揖客套一番。
客套过后,朱高煦便询问起了是